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远的传统,成长还是退化?
  • 2011年02月28日 作者:
  • 【PDF版】

    春节、元宵过完了,不少人发现,往年的烟花爆竹声比以往少了很多,孩子们不再热衷放花放炮,不少成年人也开始淡化传统节日的“传统节目”。有人认为,不独春节,就连清明、端午、中秋……现在的节日越来越没有“传统味儿”;但有的人则觉得,生活习惯的变迁本来就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颠覆传统并不是消灭传统,传统和任何事物一样,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增加新的形式、内容和含义。传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文化在变,传统为什么就不能变?

    135****1307读者: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往时一年到头为衣食而奔波的生活渐渐弱化,因此对“节”的渴盼就没有过去那样急切。人们过的不是节,而是借节日要表达和宣泄的愿望、情绪。为什么现在老的传统在渐渐淡化,而西方的种种节日却渐渐变成了咱们的“传统”?不是没有道理。当我们“传统的追求”已经渐渐被满足,自然,人们就会去追求另一个层面的精神寄托了。

    158****9189读者:个人觉的,社会的发展让不少习俗渐渐褪色,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习惯成自然。文化随着社会进步而改变,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要说,传统的东西没有一点存在的必要,没有一点生命力了,也不能让人信服。当然,现在我们不用宽袍广袖地去祭祖,也不一定非要三跪九叩地去给长辈拜个年,但是很多传统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止于感情寄托,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我们曾经有过的精神文明。如果放任它消失,甚至批评其为繁文缛节要求颠覆、改革之,那我们的文化记忆里还能留下多少东西呢?

    138****7944读者: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愿意,完全可以天天就像过节。在人们的生活中,原先节日里隆而重之的种种仪式所代表的,是人们对生活满足的郑重期待,而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当这种寄情于节日的精神内容消失了,所谓的节日、传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一个符号。人们暗叹传统被颠覆,但这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怀旧的情绪,只能留在人们的心里和记忆中。

    下期话题:近日有媒体报道,转眼又快到了毕业季,不少农村大学生却患上了“毕业恐惧症”。怕毕业,留在城里前途未卜,回乡又早已和农村生活脱节。有人说,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城乡各种资源的不对等本来就让他们发展受限,一张文凭填不满这道沟,这是需要关注的;而有人的意见则是,不光农村大学生,毕业恐惧是大学生的通病,在学校期间,他们并未完成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准备,这才是根源。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至15064609382,联通用户发送至15653637987(以上均为茶馆掌柜个人电话,无额外收费)。鸢都茶馆,您的话吧,您作主!

    ■评说您身边的事儿 投稿邮箱qlwbpl@163.com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牌”咋就学不会放低身段
到底是用工荒还是就业难?
走远的传统,成长还是退化?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