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我们每个人成长道路的起点。那里有暖融融的被褥,有父母慈爱的脸庞,还有淘气可爱的弟弟妹妹和一桌桌美味的饭菜。然而在有些孩子的心里,家没有这么多的色彩,也没有这么多的温暖,那甚至是逃离后就再也不想回去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对家如此恐惧,我们有太多的问号。
没了爹娘没依靠想着能上学
在临沂市救助站,12岁的彝族男孩吉洛家当听说晚上就要坐上回四川凉山自治州的火车时,他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不要回家。
吉洛是谁?他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见了救助站的叔叔阿姨就像见了亲人一样?这件事还得从2月24日说起,当日大岭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称,在市区双岭路与临西十路交会处路边躺着一个流浪的男孩。民警接到线索后,马上出警,并于当日晚上将孩子送到了临沂市救助管理站。
他就是吉洛,原本在四川西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县城,和姑姑生活在一起。年前,姑姑让他跟着一个叫孙尔日的20多岁的年轻男子来临沂打工。
据他讲,来到临沂后他与孙尔日走散了。于是一个人在临沂市区双岭路一带游荡了好几天,具体有多少天,他也不记得了。只记得好久没有饭吃,饿得昏倒在路上。
在救助站,工作人员了解到吉洛是四川凉山人,于是协助吉洛与四川凉山自治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通了电话,最后工作人员找到了吉洛的姑姑。3月1日晚,临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护送他回到家乡。但是,一提起这件事来,吉洛总是眼圈红红的。他宁肯生活在救助站,也不想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这究竟是为什么?
吉洛告诉记者,他已经没有了父母,一直跟随姑姑生活,但是姑姑却对他不好。经常打他,他不想回去,宁肯在外面流浪受冻挨饿。他还把身上一处疤痕露给记者看,说是小时候姑姑用开水烫的。另外,吉洛告诉记者,他除了不想回家外,还有一个希望就是能上学,12岁的他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
对于吉洛的说法,临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给予了很大的同情,但是与这些流浪的孩子接触多了,他们对于孩子的说法带有质疑。“只有到当地进行调查了才能知道真实情况。”工作人员说。当晚在临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吉洛将被带回凉山自治州救助站,之后的安置工作将在凉山展开。
永远不回家了 做个流浪的孩子
另一个与吉洛有着相似命运的是来自四川巴中的女孩,14岁的陈萍。她与吉洛一样,一提到“家”,竟然委屈得红了眼圈,表示不愿回家。
陈萍告诉记者,她老家在四川巴中玉山。家里有哥哥、姐姐,但是她与妹妹出生后就被寄养在亲戚家里。养母对她经常打骂,惟有奶奶和养父对自己好,可是家里养母说了算,养父和奶奶也只能忍气吞声。
去年,她被养父母送回了
亲生父母身边,但亲生父母待她很不好,上学的书钱也不给交,最后还是学校的老师帮忙垫付的。说到这,陈萍的眼圈又一次红了,眼泪流了下来。今年过完年后,爸爸妈妈就让她辍学,跟随一个姐姐去了安徽合肥帮忙开饭馆。
“姐姐待我也不好,而且打人可疼了。”处于青春期的陈萍自尊心非常强,事后她拿走了姐姐几十元钱,并留了一张字条说:钱是借的,将来一定会还给她。之后就只身来到临沂,投奔一个小学同学。
2月26日,陈萍在临沂一家电话亭给同学打电话,没有打通,经店主询问才知道原来是一个离家出走的流浪孩子。于是通知了派出所的干警,没多久陈萍也来到了临沂市救助管理站,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她住得很好,哪里也不想去,尤其是不想回家。
1日上午12时,正赶上陈萍吃午饭,记者来到她的宿舍里,看到这房间的墙壁上,写满了大大的铅笔字:爸爸。
为何不回家
城市的河畔,车来人往,有谁听见哀声流淌,就像母亲河的歌唱;
城市的河畔,渔歌唱晚,谁能看见他的目光,失望地眺望着远方;
那是谁家的孩子,月落西山还在外面流浪,他的回答像是一声无奈的哀叹;
期望哪位好心郎,月落希望前能给他希望,好让流浪的孩子早点回到学堂。
这是一位网友为马路边的流浪小孩写下的歌词。3月1日,记者在临沂市救助站遇到的这两名四川的孩子,都对家有着深深的恐惧。但他们在恐惧之外,也有一样的对温暖的向往。救助站里阿姨叔叔们的关照,及时的三餐、热水,甚至在入睡后帮忙塞塞被角,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这两名孩子仿佛找到了“避风港”。
虽然,流浪的孩子情况各有不同,可能孩子的话里也会掺杂一些假话,在家中他们是否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由于路途遥远,也难以考究。但记者能感受到他们对温暖的渴望都是一样的,对回到学校的渴望也是一样的。(文章所用人名均为化名)
文/片 本报记者 李欣洁 通讯员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