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并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得让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对于各项政策,一般群众未必能讲出大道理,但是自己有没有从中感受到幸福,他们比谁都清楚。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全国两会一年一度,每年都有热词传播,比如去年被广泛提及的“尊严”和“低碳”等。热词之热,在于契合民意。今年两会尚未开幕,不少代表委员已经在热议“幸福感”,这又是民意的涌动。
以前,公众感觉,两会既然是共商国是的盛会,议的必然是宏观的大政方针,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两会不但重“国计”,也重“民生”,让人民感受更多的幸福,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自觉行动。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经济总量翻了两番,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少省份也称得上“富可敌国”。但面对快速增长的经济,不少人却表现出一种钝感,因为他们很难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直接地感受这种迅猛发展的势头。每当统计部门公布居民收入、平均工资等数据时,总有不少的人自嘲“我又拖后腿了”。从“国强”到“民富”,看来还有一段路要走,也只有实现了“民富”的梦想,人民才会有幸福感,才能对“国强”有真切而深刻的理解。
关于幸福,一度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里有句台词,“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怎么比怎么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怎么比怎么幸福”,这样比出来的幸福更像知足而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在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时有关于“幸福”的表述———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诚然,幸福就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持续的满足和愉快,它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依托。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福利保障,应该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依,旅行不能总是一票难求,吃饭更不能吃到地沟油。所有这些要求,都是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去满足的。
当然,幸福并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得让公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企业的职工根据自己的劳动产生率和企业利润获得相应的报酬,即便彼此之间有些差距,也是能接受的,如果垄断企业的职工仅仅依靠企业的垄断地位就坐享其成甚至获得更高的工资和奖金,那就严重影响到了前者的幸福感。
所以,一味地强调增加收入不一定就能让群众感到幸福。这需要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进一步转变思路,把群众的幸福当做全局性的问题看待,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使幸福可感可享。
对于各项政策,一般群众未必能讲出大道理,但是自己有没有从中感受到幸福,他们比谁都清楚。只要能时刻想到群众的“幸福感”,政府部门的工作也就有了清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