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工耳蜗救助失聪患儿
再过十几天他就能听见了
  • 2011年03月03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马瑛 徐乐静

    2月25日,不到两岁的刘圣杰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做完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后,与家人一起回到了德州。德州市残联副理事长张令峰介绍,2009年起至今,德州市一共有11名重度聋儿患者获得人工耳蜗救助,刘圣杰是年龄最小的患儿。

    生下第三天查出听力有问题

    “他出生第三天,我们就抓紧给他检查,得知他的听力还是有障碍。”刘圣杰的奶奶说。刘圣杰的父母都是先天性耳聋,爷爷刘炳贵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小孙子身上。“知道是先天性耳聋后,全家人哭了好几个晚上。”刘炳贵说。

    刘炳贵一家人到处给圣杰治病。“我建议你们给孩子做电子耳蜗植入。”北京同仁医院的大夫告诉他们。

    2010年3月6日,刘炳贵一家从北京回到德州,正好赶上德州市残联为耳聋患者捐献助听器。“我们当时也试着给孩子戴助听器了,但是孩子是极重度患儿,戴助听器根本没有用,只能电子耳蜗植入。”刘炳贵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电子耳蜗植入都是国外进口的,费用在17万元—22万元不等。这些费用对于刘炳贵一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从北京回来后,我们就到残联去申请国家捐助电子耳蜗项目。”圣杰的奶奶说。

    孩子做完手术我心里就踏实了

    “当我知道孩子通过了所有检查,能够获得植入电子耳蜗的机会时,我的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刘炳贵告诉记者,儿子刘然从小被查出先天性耳聋,为了给刘然治病,刘炳贵走遍了全国各地的医院。

    因为圣杰年纪小,现在正是治疗的最佳时机。想到孙子以后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刘炳贵就觉得特别欣慰。据记者了解,2011年1月17日,小圣杰在济南齐鲁医院成功做了植入电子耳蜗手术。

    手术虽然做完了,但是这个世界对于圣杰来说还是静默的,因为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小圣杰的体外机才能开机。记者了解到,小圣杰植入的电子耳蜗使用年限是70年,但是体外机需要经常更新。医生告诉刘炳贵,手术之后再加上康复训练,小圣杰会回到正常儿童的生活中。

    相关链接

    全国贫困聋儿人工耳蜗与助听器救助项目,是中央财政对贫困聋儿群体开展的规模最大、额度最高的政策性救助,计划投入4亿元。项目预计用3年时间,为1500名1岁至5岁重度、极重度耳聋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同时为9000名贫困聋儿免费配发助听器,并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补贴。据介绍,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0-6岁是聋儿康复的最佳时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200聋儿戴上助听器
再过十几天他就能听见了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