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理不分科高考改不改?
教育界人士:其他政策如果不相应调整,可能会加重学生负担
  • 2011年03月03日 作者:
  • 【PDF版】

    烟台一中的学生正在上课(资料片)。本报记者刘新 摄

    本报记者魏衍艳 见习记者梁莹莹

    山东省近日印发的《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着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在开齐开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设选修课程,明确规定学校不得对2011年以后入学的高中生进行文理分科。学生、家长和老师对此事持何种态度,文理分科又会对高考带来什么影响?2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是好是坏,正反双方各执一词

    2011年以后入学的高中生不再文理分科,也就意味着现在初四的学生将成为“吃螃蟹的人”,而取消文理分科受冲击最大的就是这批学生中的偏科学生。烟台一中和烟台二中的大部分初四学生表示已经了解这个情况,但是对于不分文理的影响,学生们各执一词。

    “我认为分文理科比较好,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成绩也会更好。”初四年级的田晓纯认为,她本身比较偏文,数、物、化相对来说比较弱,如果文理分开之后,就可以好好的学习文史方面的课程。对此持反对意见的金基文则认为,不分文理,各个学科可以均衡发展,知识面更广,视野也会更开阔。

    烟台一中办公室的马主任认为,如果文理不分科,学生可以掌握综合知识,对于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利。但是,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下,如果文理不分科,老师的教学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增加。

    鲁东大学教育社会学的张济洲教授对文理不再分科表示支持。张教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记者,“在上课的时候,会明显的发现,文科类的大学生缺乏严谨性,而理科生缺少人文素养,可以说是文理分科带来的弊端。”而现在很多好专业,一般都要学科交叉、文理兼备,大学生的这一现状就要求高中不再文理分科,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文理不再分科,是教育发展的方向,也能与大学宽口径教育更顺畅的连接,是大势所趋。”

    其他政策不调整,可能会加重负担

    张济洲教授虽然赞成文理不分科,但是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虽然强调素质教育,文理不分科,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好事,但是学生学的多,会不会加重负担?”对此,张教授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进行高中课程改革,降低课程难度。

    同时,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愿意进行分科的学生也普遍担心,一旦不再分文理科,各个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势必增加课业负担,学习压力也会增加。

    烟台一中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认为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学校高一、高二不分科,到了高三才分。有了前两年的延续,就算实行文理不分科,学生的压力也不会太大。”

    也有专家表示,教学和考试是一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取消文理分科的具体政策落实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高考政策、考试大纲做不出有益调整,学生的负担就会相应加重。

    取消分科,必须要有配套措施

    文理不分科,高考怎么办?这是师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2014年,将对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方法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推行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和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学生选择发展方向的权利。

    烟台三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对此感到不安,“如果从以后发展趋势来说,取消文理分科是好的,但是高考不变,一切都还很难说。”

    教育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现在只是要取消文理分科,高考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方法目前还不明确,这是最关键的,对学生的高考复习以及高中教学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和影响。

    同时,张济洲教授也坦言,文理不再分科还会面对很多障碍。“一是高考制度不改,文理不分科很难达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二是社会上对上大学的观念不改变,也会出现一些反对意见。”张教授表示,取消文理分科不单单是一项改革,还应该做出整体设计,包括高中课本内容、高中毕业考试制度、高考制度和高校招生制度等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理不分科高考改不改?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