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大地冰冻消融,万物开始复苏,庄户人家寄予一年丰收希望的春耕大忙就要开始了。开犁之前,农民们自然要调理调理农具,给耕畜加加料促其养精蓄锐以备不误春耕,这时便有了“二月二调犊牛”的话儿,这也是北方旱地农耕地区的一个传统习俗活动。
每年的二月二,家有两岁左右小牛犊且准备留下当耕牛使唤的农家把式,就会喊上几个学活的年轻人,将小牛犊牵到园子里,架上缰绳套上犁,一个人在前边牵着牛,一个人在中间赶着牛,一个人在后面扶着犁,吆五喝六地调教起小牛犊学耕地。此时的小牛犊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又摆头尾又抵人,又挣又窜,就是不按喝声规规矩矩地走,耕下的地深一犁、浅一犁,弯弯曲曲不像样。一般的小牛犊只要两三个人拉住缰绳,不行再抽上两鞭子,也就乖乖地干起来,大半天下来就基本学会了耕地的活计。但也有少数乖、滑、懒的小牛犊,跑起来几个人都按不住,卧下来几个人都打不起来,这时就得给它点厉害尝尝:或用大鞭子使劲抽,或用锥子戳它的臀部,经不住折磨,最后它只好乖乖地拉犁耕地。经过严格训练的小牛犊,善解人意,听人指挥,耕地、碾场、拉车样样都能干,是农家最得力的助手、最好的朋友。
其实,庄户人家选在二月二调理小牛犊正是时候,此时是春耕前为时不长的一段空闲时光,大地化了冰冻,可以耕作了,调理好小牛犊接着就开始春耕。要是等到春耕时再现使现调教,岂不耽误了宝贵的春耕农时?可见,任何民俗都有它诞生的依据和土壤,把生产生活的需求设置成大家乐于遵从和践行的习俗,把普遍提升到特殊,把日常生活演变成民俗文化,这岂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的最好写照吗?
活的渴望但回头看看还是能感受到一种春回大地的冲动和对美好生究虽然这些根植于农耕文化的习俗离城市百姓越来越远 过二月二除了众所周知的吃炒豆还有很多习俗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