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志愿者走进大埠东社区关爱空巢老人,老人们说:
孩子们的歌声比吃药还管用
  • 2011年03月07日 作者:
  • 【PDF版】

    临沂市心理医院医务人员正在为空巢老人们量血压

    早春三月,虽然还有一丝丝凉意,但还是没有挡住春天的脚步。3月5日,罗庄区盛庄街道大埠东社区谢秀英、程信忠等空巢老人们心里有着春天般的温暖。当日,临沂市部分志愿者搭乘着本报社区直通车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为他们送去了温暖。

    3月5日是第十二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临沂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文明临沂志愿先锋”主题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临沂一小部分社区家属委员会志愿者带着孩子,和临沂市心理医院医护志愿者们乘坐本报社区直通车,来到罗庄区盛庄街道大埠东社区,为这里的空巢老人提供了生活料理、清洁卫生和测量血压等服务。

    在活动现场,临沂一小家委会志愿者和自家孩子,在该社区居家养老志愿者们的分组带领下,分别来到5户空巢老人家,与这些老人们聊天,帮老人们打扫了户内卫生。在退伍老兵、因摔伤长年卧床、今年80岁的程信忠老人家,同志愿者一起去的孩子们还给老人唱了《常回家看看》、《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程信忠老人边听歌曲边打着节拍,“听孩子们唱歌,真是比吃药还管用。”

    “您回去给在外地干活的孩子说说,你的血压有点高了,需要去医院看看。”在本次活动另一个现场,临沂市心理医院的医护志愿者给了一位刚测完血压的空巢老人这样的建议。在这里,还没等医护志愿者安装好仪器,就有空巢老人在那里等候了。一个小时里,三位医护志愿者一刻也没得闲,社区里老人们接二连三地赶过来,感受价值3万余元测压器给出的准确血压值。

    同时,在本站社区直通车活动现场,本报记者还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大家对活动的看法、感受以及对本报社区版面的建议等。

    志愿者 徐春雨 等

    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

    “这次活动我感觉特别有意义,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爱心,更多的是让这些空巢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谈及参加本报社区直通车活动的感受时,临沂一小家委会志愿者徐春雨由衷地说。

    在活动中,徐春雨等志愿者一进入空巢老人家,就和家长孩子们仔细询问了老人的生活情况,并一一记录下来,还有的小学生自备了抹布给老人打扫房间。“别看这些孩子在家里个个都是娇生惯养,但是在空巢老人家中,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干起活来也像模像样,一会就打扫完了卫生。”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志愿者们给出了赞扬。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还是太少了,孩子们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爱心,而且也让我们这些家长增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徐春雨表示,以后如果再有类似的活动,他还会带着孩子来参加。

    空巢老人程信忠

    孩子们的歌声比吃药还管用

    “我老伴就喜欢有人来看看他,每次家里来客人,他都想要和客人多拉会呱,看到今天来这么多孩子真的高兴坏了。”程信忠的老伴告诉记者,程信忠今年80岁了,因为摔伤已经卧床两年多。

    在程信忠老人家,来自临沂一小的孩子孙文锴、陈雪琦、赵晓涵、徐梦飞,在程信忠老人的床边为他唱歌。“孩子们,给我唱一首《常回家看看》吧。”程信忠老人对小朋友们说。在孩子们唱歌时,记者看到躺在床上的程信忠还为孩子们打着拍子。

    “我会唱的就跟着孩子们一起唱,不会唱的就为孩子们打拍子,听孩子们唱歌,真是比吃药还管用。”程信忠对于孩子们的到来显得很高兴。

    临沂一小政教处主任徐俊霞

    让孩子关爱社区老人也是德育教育

    此次社区直通车活动,临沂一小政教处主任徐俊霞一直跟在现场。

    “德育活动是我们一直重视的主要内容之一,参与关爱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的实践活动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此次社区直通车活动与我们的要求不谋而合。自我校家委会成立以来,我们与家长们一起开展了‘一起做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身边做起,关爱小伙伴、关爱其他人,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我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的这一要求会得到进一步落实。”徐俊霞与本报记者交流时,说出了上述一番话。

    谈到本报社区直通车活动,徐俊霞认为这是与老百姓密切相连、很有意义的活动,也是一种行动不落空的实践活动,应该坚持下去,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盛庄街道大埠东社区书记韩佃全

    希望以后还能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

    “鲁南商报社区直通车‘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在我们社区举行,我们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对此非常重视,也非常高兴,社区老人也非常期盼。我们欢迎这类活动常到我们社区来。”罗庄区盛庄街道大埠东社区书记韩佃全这样回答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据韩佃全介绍,大埠东社区有人口1300余口,500多户,其中老年人120名,有三分之一是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都常年在外打工。多年来,虽然社区养老医疗各项保险都已到位,但是对于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有人陪伴,说说话,聊聊天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社区老人过得更充实,该社区早在2009年就组织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让社区里的一些年轻力壮的青年志愿者到老人家里,打扫打扫卫生,照顾下老年人的生活起居。

    “希望鲁南商报社区直通车栏目越办越好,争取以后还能在我们社区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好。”活动结束后,韩佃全向我们再次发出了邀请。

    孩子的心声

    把爱留在大埠东

    周六,在罗庄区盛庄街道大埠东社区,我们跟随父母也做了一次志愿者,义务为老人服务,把我们的关爱留在了老人们的身边。

    在社区直通车本次活动中,我和两位同学及家长来到这个社区一位常年卧床、不能下地的老爷爷家。刚开始我们很害羞,在社区志愿者阿姨的带动下,我们渐渐和老人聊了起来,甚至还大胆地唱起了歌曲。渐渐地,爷爷笑了,并随着我们的歌声打起了拍子,还跟着我们轻声唱起来,歌声在这里弥漫,笑声在这里飘荡,爱心在这里传递。这位80岁的党员爷爷高兴地说:“听孩子们唱歌,真是比吃药还管用。”在临走前,我们都送上了各自最美好的祝福,爷爷也乐呵呵地邀请我们有时间一定再来。

    临沂一小六年级11班徐梦飞

    有机会我还会

    来看他们

    3月5日,我和同学们还有部分家长跟随鲁南商报社区直通车来到罗庄区盛庄街道大埠东社区,为那儿的老人们送去一份关爱。

    大埠东社区离我们的出发点———新闻大厦不远,乘车大约需要10分钟,虽然路程不长,但是我和同学们还是希望驾驶员叔叔能将车开得再快一点,这样我们就可以为那儿的老人们多做点事情。

    到达目的地后,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学校领队将同学们分成五组分别走访不同的老人。我们组在一名志愿者的带领下前往90多岁的韩奶奶家。

    我们去的时候,韩奶奶家正在吃饭。她边吃边告诉我们:她有三个儿子,全都在外打工,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回家。等韩奶奶吃完饭,我们一起帮她收拾桌子、洗碗。洗完了碗,我们又把韩奶奶的被子叠整齐,把茶几和电视柜上的物品一一作了归类整理后,在妈妈的提议下,我和赵晓菡还小心翼翼地帮韩奶奶捶了背。

    带我们来的社区志愿者在旁边介绍说:“前几天老人的一个儿媳妇在外打工出了车祸,现在正在医院治疗,老人家最近一直心情不好,好久没有这么舒畅地笑了!”我们听了都表示今天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让老人笑得更灿烂一些,于是我们又给老人讲笑话、唱歌……

    不知不觉到了应该离开的时候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向韩奶奶告别,我想,有机会我还会来看望这些老人家的。

    临沂一小六年级11班陈雪琪

    文/片 本报记者 林伟

    伟 韩纪功 胡跃东 通讯员 陈兆海 杨焕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们的歌声比吃药还管用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