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8名村民耗时四年写村志
以自己的感受记录村子400年变迁
  • 2011年03月07日 作者:
  • 【PDF版】

    正在商量村志文稿(资料图)。 程元金 摄

    本报记者 董传同 通讯员 刘文 程元金

    随着生活方式转变,延续了数百年的各种民俗活动,许多正在渐渐消失。临邑县第一本村级志书《于辛庄村志》的发起人、策划人任长明说,书中记载了当地的民俗、节日、游戏、历史掌故以及传统集会活动。通过400多年的资料对比,客观地反映了于辛庄村各个年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

    记录可能消失的村庄

    这份由八位村民写成的村志并不是一份简单拼凑的志书,而是一份精心编撰的史书。该书共计9编47章,10万余字,60余幅图片。谈起写村志的初衷,该书的倡导者、发起人、策划人任长明说,他从1971年到1986年担任于辛庄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参与并见证了村子的快速发展。

    现在,于辛庄村有248户1020口人,下分五个生产队,村子靠劳务输出、面粉加工、建筑业等致富,考上大学在外上班、获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创办企业的多达200多人,是全县有名的文化大村、经济强村。

    正是这些变化触动了任长明的灵感,2007年清明节,在县城经营私立学校多年的任长明回家时,第一次提出了编纂村志的想法。

    他的提议很快得到了任殿明、李志盛、朱永明、李志祥等8名热心人的响应。

    村志历时四年四易其稿

    编写村志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村志编委会进行了分工,最后由该村年逾七旬的退休干部、曾任县地名办副主任的任殿明担任主笔。

    任殿明老人先后查阅了《临邑县地名考》、《临邑县村落渊源分析》等书籍,白天,老人怀揣纸笔走家串户四处收集资料,晚上便把白天收集的资料拿出来整理入册。

    为使村志更加可靠翔实,村民筹委会和编委会成员多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寻找知情人收集资料,作了大量考证、发掘、校验、梳理等工作。他们还深入临邑县兴隆镇夏三屯、小辛庄、刘伯辛、老尤陈及济南市济阳县新市镇双柳村等地查询本村二十三姓的由来。

    2010年底《于辛庄村志》终于定稿,中间几易其稿,多次补充完善,确保村志翔实厚重。整个村志历时四年,四易其稿,才得以完成。

    让后人知道啥是石碾子

    《于辛庄村志》是涉及于辛庄从明朝至今的全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历史沿革的“百科全书”,是该村发展的真实记录。尤其可贵的是,村志对曾经使用过的石碾子、石磨、铡刀、织布机等全部拍照。不事稼穑的年轻人都能够从中看到过去。

    随着生活方式转变,延续了数百年的各种民俗活动,许多正在渐渐消失。任长明说,书中记载了当地的民俗、节日、游戏、历史掌故以及传统集会活动。通过400多年的资料对比,客观地反映了于辛庄村各个年代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状况,生动鲜明地反映出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该村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帮助村民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神财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8名村民耗时四年写村志
大妈舞蹈队“舞”热邻里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