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荣达
本期参与本报话题讨论的是鲁东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讲师李洁。李洁认为,关注妇女不一定非要等到3月8日。过节流于形式,节日当天过分关注、节日一过抛诸脑后,都是对节日的一种浪费,“其实每一天都可以是三八节”。
李洁说,如今整个社会过节有一种趋势,就是只关注节日当天,比如,“六一”关注怎么爱护儿童,重阳关注怎么孝敬老人,“三八”关注怎么关爱女性,但是节日一过,烟消云散,大家都不怎么提起,或者说已经忘却,仿佛讲究男女平等,提高女性地位,似乎只在三八节这一天才管用。
另外,过节也有点趋于形式化,像一些单位、企业过三八节,组织妇女体检、给妇女发放福利,年年都是如此,感觉就像走一个过场。
当然,并不是说这两种趋势不好,社会给妇女放半天假,商家在三八节这天打折促销,丈夫在三八节这天反省平时是否爱护妻子……这些恰恰说明节日已经起到一定作用,只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还不能完全体现三八节的真正内涵。
李洁认为,除了这些物质上的体现,三八节更重要的是关注女性的精神领域,像心灵的慰藉、情绪的疏导等,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持续的关注,换句话说,三八节应该延伸到平时,每一天都可以是三八节,每一天女性都可以得到社会的关注。
同时,女性自身要做一个“呼吁者”,呼吁或争取社会给女性以应有的关注。在有些时候,女性往往会处于一个弱势地位,比如,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女性要勇敢地站出去,呼吁整个社会还一个公道。另外,在平时通过努力,争取自身的“独立”,培养自信自强的精神。
这样,社会和女性群体才是真正在过一个三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