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吕增霞 本报通讯员 杜晓华
6日,记者来到了海河北区,提起马德龙,小区的居民没有不认识的,都知道他经常在家里“捣鼓”电脑,小区的徐老先生说:“马老师很厉害啊,经常写博客,是我们小区有名的‘博客王’,写的很多文章刊物上都转载呢,年轻人都赶不上他!”
暑假拜孙女为师学拼音
马德龙今年69岁,曾经是东营市技师学院的一名老师,2005年退休后,他的儿子儿媳怕老人寂寞,就为他买了一台电脑,“当时我连手机都不会用,更不用说电脑了。”马老说。当了大半辈子的教师,竟然让电脑给难住了。爱好写作的马老想学打字上网,但当时的汉语拼音写法与现在的不太一样,于是他只好把拼音字母注上汉语,摆上字典,一点一点地学。
“正巧暑假的时候我8岁的外孙女妞妞来暂住,这个小丫头就成了我的老师。”马老笑着说。当时妞妞上小学一年级刚学会了拼音,马老每天拿着语文课本,在电脑旁的窗户上挂一张白纸当做黑板,跟着外孙女认真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下来,马老在外孙女的“教导”下可以上网聊天、发贴子了,逐渐地他写的一些小豆腐块文章也开始见诸报端。
学会了博客一发不可收
马老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博客”两个字,刚开始他还以为博客就是精通电脑,拥有广博知识的人,通过与网友聊天才知道,博客是怎么回事。爱好写作的马老就让一名网友帮他申请了博客。
自从有了博客,马老的写作激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他写作文章的类型包括感情日记、生活纪实、生活趣事、民生、诗词鉴赏、时政评论等类型。到现在为止,马老写作的文章已经有38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老干部之友》、《老年教育》、《老年生活报》、《老干部之家》等多家媒体报刊发表和转载,马老自豪地说,他现在已经拿到了600多元的稿费。
去年,马老参加了《老干部之家》举行的博客比赛,他博客中的一百多篇文章被选出来,将于今年出书,“真没有想到会出书,心里挺美的。”马老开心地说。
马老说,现在他不仅学会了写博客、聊天,还会下载软件,再照着视频自学使用。马老对面的邻居高先生就是他的徒弟,后来高先生又教会了另外两个朋友使用电脑,现在他们都能在网上进行交流了。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上网的人说网络虚幻,难有真朋友;不上网的说网络虚妄,没有正事。我却不这么认为。用QQ聊天像在大海洋里游弋,面对千姿百态的各类人物,我以真诚赢得了许多珍贵的友谊。”马老说,现在他的QQ好友已经有两百多个人了,每天依然有很多人继续加他为好友。
马老说,年轻人加他为好友,大都有难言的苦衷,需要找一个信得过的老者倾诉。有的是和单位领导、老板闹矛盾,而更多的情况是遇到夫妻感情问题。有的埋怨对方不懂情趣,缺乏浪漫;有的怀疑对方有外遇,终日郁郁寡欢。马老开解他们说,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信任和沟通交流,经过开解,多数人的心情由阴转晴。出于信任和感激,很多网友干脆称马老为“老爸”或者“爷爷”,逢年过节,马老就会收到来自天南海北的祝福短信。
马老说,能帮到别人,心里就觉得他对于其他人还有用,“自己对社会还有用,知道这一点,觉得生活就有意义了,帮了别人就是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