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哪儿也不如回家好!
在利比亚工作的东营人杨蒙历时6天,4日安全回到东营
  • 2011年03月07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郝文杰 郑美芹 本报见习记者 张大宁

    “”4日下午4时许,唯——名在利比亚的东营人杨蒙顺利回到了东营,这是他走下舷梯,踏上祖国土地后最大的感受。

    窗内共患难窗外20米交火

    2010年12月杨蒙被公司派往利比亚工作,今年2月份动乱波及利比亚。2月16日利比亚的首都的黎波里开始出现示威游行,他收到了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发来的信息,希望大家减少外出。

    此时,杨蒙已开始为回国做准备,山东科瑞公司也为他订了24日回国的机票。就在回国的前一天,杨蒙得到消息机场封闭了。“说实话当时非常着急,但我一直有个信念,我一定能回来。”他说。

    20日晚上开始,杨蒙的固定电话、手机没了信号。“当时每天有几分钟手机会有信号,大使馆也一直在发短信。”在危急的形势下,他收到了大使馆发来的短信:我国政府正在组织撤侨。由于只有网络还能保持通畅,大使馆专门建了QQ群发布消息,“大使馆发布的信息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一直坚信在政府的努力下,一定能安全撤离。”

    在等待撤离的时间里,杨蒙将一男一女两名中国邻居带到了自己的房间,相互照应。

    在利比亚的最后几天,杨蒙还时常能听到枪声,“最危险的一次,我家边上的一座房子两群人在交火,而那座房子离我的房间也就20米。”

    180公里路50多道关卡

    当地时间2月26日上午10时,杨蒙等11名华人在大使馆的安排下,租来3辆轿车前往突尼斯。从的黎波里到突尼斯的路程虽仅180公里,他们却走了5个小时,路上经过了50多道关卡。

    关卡有坦克、机枪,士兵们持枪把守,过关卡的时候都要下车接受盘查。我们被要求双手举起,然后到路边面对墙站好接受检查。杨蒙等人手机、相机的存储卡都被没收,更不允许拍照。杨蒙能顺利通过关卡的盘查还得益于大使馆的一份用阿拉伯语写的证明,证明他们一行11人为中国人,正往突尼斯撤退,请予以便利。

    下午3时,杨蒙一行人终于到达突尼斯边境。“远远的就看见一个头戴帽子,带着大口罩,眼上还带着大墨镜的人面向他们站在风沙里。”当杨蒙等人走近后听到那人在用中文喊:“中国人都走这一边,我是大使馆的……”杨蒙等人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快捷地办理了通关手续,踏进突尼斯。

    到达突尼斯后,中国驻突尼斯大使馆给他们安排了酒店休息。2月27日是杨蒙的27岁生日,患难同胞一同到一家酒店为他庆祝生日。杨蒙说:“这是27年来过得最特别的一个生日,值得一生回忆。”

    煎熬更要镇定回国真幸福

    杨蒙回到公司后,全体员工在楼下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归来。在欢迎会上,东营市以及科瑞集团的领导都对杨蒙在利比亚的表现赞不绝口。谈起在利比亚的工作经历,杨蒙用了两个词来形容:煎熬、幸福。当在利比亚听着枪声等待撤离的时候完全可以称之为煎熬,“在煎熬中还得保持镇定。”他感慨到,中国政府此次撤侨办事效率之快,实施的一些撤离方法和大使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都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大使馆在QQ群里发布的信息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念。”

    当安全撤离利比亚之后,幸福感油然而生,“脱离危险后心中感到特别踏实。”在经过这次非同寻常的经历后,杨蒙有许多感慨,他说出国后要及时与当地大使馆取得联系,把自己最详细的信息报给大使馆,包括自己所处的位置、所有的联系方式,“要保证大使馆能及时联系到你,这太重要了。”此外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中国越来越强大了,我们一定要相信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当问到回国之后最大的感受时,他笑着说:“在国外,更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哪儿也不如回家好!
漫漫回家路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