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药品降价谨防“见光死”
  • 2011年03月09日 作者:
  • 【PDF版】

    □胡艺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深深困扰着百姓生活,而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药价虚高,药品价格远远超过其所承载的实际价值。国家发改委继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以后,又决定降低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这对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百姓看病负担起到政策导向作用。

    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药厂和药商将一些廉价而疗效好的药品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定价,在医药界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媒体曾报道,罗红霉素有40个名字,头孢三嗪有30个名字,抗菌药氧氟沙星的名字达52个之多……花花绿绿的“一药多名”不仅让患者感到困惑,也让医药专家无所适从。“药价虚高”、“一药多名”的问题一直为舆论所诟病,每年“两会”期间,都是代表、委员议论的热点。但是药企改换药品名称、规格及包装,按“新药”重新定价的变相涨价行为仍未完全遏制住。因此,我认为,国家发改委公布基本药物目录,降低部分药物价格的同时,应完善监督措施,严防降价药物“见光死”,换上新的药品名称继续维系药价暴利。

    表面上看,发改委发布降价令以后,对于百姓比较熟悉的降价药品,医疗机构想集中涨价并不容易。但不少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发改委宣布某种药品降价,医院、经销商就减少甚至停止引进,药企减少或者停止生产降价药品,导致降价药品从医生处方与药房消失。而价格偏高,同种疗效的“新药”马上被“开发”出来,迅速上市。

    应该说,国家对新药保护政策的漏洞也让药企钻了空子。比如,国家发改委此前就大幅降低过抗生素价格,但是一些药企打起了开发不在常见降价范围之内抗生素产品的主意。但有的所谓新药的成分与疗效同旧药并无区别。而且药企弄虚作假,也不利于自主创新,还会降低整个医药的研发水平。

    当然,要真正避免伪“新药”架空药品降价的惠民灵魂,仅靠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是远远不够的。管理办法还应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也可对以前审批的各种伪“新药”来一次全面清理,不能既往不咎,任由伪新药继续忽悠百姓。只有多管齐下,真正管住虚高药价,才能让百姓感受到政策实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漫说新语
药品降价谨防“见光死”
微评论
电视广告不能一禁了之
微言·博论
商店打折你买了没
今日语录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