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租调控能否跨过“执行难”这道坎
  • 2011年03月10日 作者:
  • 【PDF版】

    □赵勇  春节之后京广沪等一线城市的房租大涨令人印象深刻,于是有人开始惊呼,普通人继买不起房之后,又开始步入“租不起房”的时代了。

    3月9日,住建部在记者会上对房租大涨一事给出了回应,其中的一个提法令人耳目一新:房租调控也是房价调控的一部分(本报今日A03版),这足以说明,“租不起房”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充分关注。

    比房租调控纳入房价调控更令人动心的,是住建部对于房租调控的路径设想———政府多提供政策性出租房(包括廉租房和公租房),以稀释市场上房租上涨的动力。住建部在记者会上的具体表述是:除了廉租房要加大建设力度外,今年还要大规模地建公租房,这样就能解决相当一部分租赁需求,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

    之所以说住建部给出的这条房租调控的路径令人动心,是因为它彻底理清了市场与保障的关系,行政权力与市场保持足够的距离,也充分体现了权力的理性与克制。于住房这样的公共产品而言,保障是大头,市场是小头,正所谓“让市场的归市场,让保障的归保障”,这应该是基本的共识,如果政府没有尽到足够的保障义务,公共产品的公益性也就无从谈起了。租房与买房,在其需求属性上是共通的,即应该是民生保障下的刚性需求。

    住建部称增加政策性出租房是房租调控的重点,其实这一思维同样适用于房价调控。这么多年来,虽然历经多次调控,房价却仍然像一匹野马,症结在哪里?以抑制需求为主的贷款政策,在历次调控中都被当做利器,但经验也告诉我们,被暂时压住的需求,总会在调控过后以更猛烈的姿态反弹。

    痛定思痛,近来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回归保障”才是解决高房价问题的唯一钥匙。相应地,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的表态也空前集中,在上海,甚至连月入近万元的三口之家也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了。经适房的保障范围,正从传统意义上的低收入者开始向中等收入群体延伸。想象一下,如果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政府的住房保障,高房价还是个尾大不掉的民生问题吗?

    但经验也告诉我们,设想中笔直的路径在现实中往往会走成弯路。这方面,历次房价调控有着不少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事实上,在历次房价调控中,除了提高贷款门槛、首付比例等手段外,增加保障房供应也被一再提及。而尴尬的是———2009年10月,全国人大调研组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年8月底,全国保障房建设资金到位率不足

    25%。

    房租调控同样绕不过“如何不折不扣落实”这个坎———既然一些地方政府对增加经适房不上心,就必然会怠慢作为房租调控主要手段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住建部明确提出将房租调控纳入房价调控,无疑是给政府的保障责任加码。相比于单纯调控房价,将租房纳入保障范围之后,政府必须提供更多的政策性出租房。钱从哪儿来?如何确保资金到位?如何确保建设进度不滞后?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再看看保障房在房价调控中多少有些尴尬的现实,那么还有另外几个问题必须考虑:政策性出租房如何纳入考核、如何进行问责?房租调控会不会重蹈房价调控的覆辙?

    尊重供求决定价格这一基本市场规律,让行政权与市场保持距离,政府尽到更多保障责任……正确的理念我们有了,它离现实还有多远?取决于我们有多少执行的勇气和问责的决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跃的两会离不开无障碍的互动
>>两会声音
房租调控能否跨过“执行难”这道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