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文 前天我去超市购物,认为商品都有标价不会出错,当时也没看小票。回到家却发现,标价1.9元的挂面收了2.8元,4包多收了3.6元。心里别扭,就赶紧回去问个明白。收银员看到小票对照挂面,马上连声说“对不起”。多收的钱找回来了,却搭上了2元的公交车费。
消费者到超市购物,相信的是选货时看到的标价,很少有检查结账时小票上的价格的。偶尔有回到家发现的,大多数也不会因为那几块钱再返回去找账。一些商家正是利用人们这种心理,以不高的价格标签吸引消费者,结账收款时再做手脚多收钱。偶尔遇到仔细的顾客找回来,一声“对不起”就解决了问题,商家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商家这时候的“对不起”,实际上是一种软威胁———以道歉的形式逼你就范,自动放弃追究商家的责任。商家运用这种不道德的手段欺诈蒙骗消费者,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得到了不正当利益,却丢失了信誉。希望商家克服这种唯利是图、投机钻营思想,不要再做“对不起”消费者的事情,少说“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