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王慧
这几天,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人们议论最热烈的是民生幸福。在编辑这期“人文齐鲁”时,从作者的来稿中我也在有意无意地品评着什么是幸福。
我很喜欢读一些老作者写的回忆往事的文章,从他们的文章中不仅能感受到过去时代一些特殊的生活趣味,也能学习到人生智慧。这期刊发在“记忆”版上张家善写的《上小学“吃包饭”的情趣》,记述了他上小学时在街坊开的一家小饭馆“吃包饭”的事,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饭桌”吧,只不过这个小饭桌只有作者这一位学生。饭馆主人因为给作者吃的饭不值几个钱,到月底结账时死活不收钱,因作者开瓷器店的爷爷坚决不同意,最后与作者爷爷达成协议,用他们店里卖不出去的残缺瓷器作交换。这样一种类似物物交换的生意只能是实在人与实在人之间的交易,互相信任而不挑剔,总觉得自己没付出多少,收了报酬就像欠了人家的,多朴实的老济南民风啊!生活在这样一个民风古朴的时代,我想人们对幸福的获得应该更容易些。
还有《听广播》,相信大多数上世纪90年代前出生的人都会有类似的记忆。长篇小说联播,长篇评书联播,《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七侠五义》,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在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这些联播就像现在的电视连续剧那样抓人,听完今天盼明天。而且听比看好像更容易激发想象力。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天来了,要“出九”了。您听说过“出九”吃饺子的习俗吗,看看《“出九”的饺子》,您也尝试着做做9种菜馅包的饺子吧,咬一口是春天的味道,是告别冬日的喜悦。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就是把平常日子过好,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