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变“一个老师代11门课”的现状
寒亭启动小学教师“走校”制
  • 2011年03月10日 作者:
  • 【PDF版】

    “走校”老师李清骏正在给学生授课。

    本报记者 吴凡 摄

    本报3月9日讯(记者 周锦江通讯员 崔德文 崔冬玲 于康健)针对一些乡村小学规模小,“一师代多课”的现象,寒亭区近日下发“红头文件”,决定在全区启动小学教师“走校”制。

    今年36岁的王玉婷是寒亭区固堤街道固堤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从本学期开始,她的工作日程发生了变化,每周一、三、五在本校授课,周二、周四则要到就近的常疃小学和魏家小学给这里的孩子上课。对王玉婷的工作考核将由这三所学校共同完成,年终考核成绩取各“走校”学校平均分。成绩直接与评优、绩效工资挂钩。因为需要往返于三个学校之间,区里会给她补助。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寒亭区约有三分之一农村学校因为规模小,无法配备专业的音体美老师,而是由别的任课老师“代劳”。部分学校还出现一个老师代11门课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一个老师带两门课每天也需要备课三个小时以后,如果代11门课,备课质量可想而知。

    寒亭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牟继春说,寒亭区52个农村小学和4所城区小学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老师总量约为百人,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小学中无法配备各个科目的老师,让所有的老师都流动起来,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据了解,在寒亭区固堤街道流河小学、仲寨小学、北王小学、高庄小学、大口小学、常疃小学等12所小学,“走校”的教师有9名,几乎每个老师都要同时辗转于3所学校之间。

    寒亭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希成认为,“走校”既能把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专业的知识带到薄弱学校,也使这些老师在“走校”过程中得到锻炼,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确定124项环保工程
军民共植“团结树”
寒亭启动小学教师“走校”制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