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才错位非社会常态
  • 2011年03月10日 作者:
  • 【PDF版】

    □笑红尘

    一名北京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京城就业连连受阻后,回到家乡南阳另谋生路,结果找工作又是一再受阻。最后,她竟作出了一个让大家惊掉下巴的决定:和农民工一道学习油漆技术。

    世上只有错位的人才,但没有无用的人才,就连一些鸡鸣狗盗之才,也有用武之地。别小看那些另类的人才,没有他们,当年孟尝君就没有办法险度杀身之关。

    曾经,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当屠夫的新闻轰动大江南北,并引发了人们关于浪费人才的大讨论。几年后,另一位北大才子陈生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并在不到两年时间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2个亿,成了千万富翁,人称广州“猪肉大王”。不讨论他们是否成功,我只想说:。

    中国古代就有不少皇帝人才错位。皇帝作为最高统治着,精于书画的不在少数,也有一些另类的,对一些在古代很“低贱”的职业偏偏情有独钟。汉灵帝刘宏和南朝宋少帝刘义府,穿着商人衣服,在皇宫中设市场,亲自沽卖。南朝齐废帝萧宝卷奢侈腐靡,被杀时仅18岁,在皇宫内卖猪肉根本不需要秤,皇帝用手一掂,就能准确报出斤两。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诗词歌赋,精通于书画,可他不理朝政,只得被后人评价为昏君而已。这些都是人才的错位,是由古代世袭制度造成的。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让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去做油漆工,从理性角度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人才的浪费和错位。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用人机制的缺失,更反映出“职业教育”的冷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精细化,这样的错位对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这是我们不得不反思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漫说新语
期待“最苛刻捐款”成为慈善常态
微评论
人才错位非社会常态
微言·博论
加油站往油里掺水?
今日语录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