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孔凡斌:雕刻就像奏乐
  • 2011年03月10日 作者:
  • 【PDF版】

    孔凡斌坐在小凳子上做根雕。 本报记者范少伟 摄

    本报记者 范少伟

    孔凡斌是一位司机,家住如意集团宿舍,今年40岁。9日中午,记者见到这位痴迷于根雕艺术的社区达人时,他正寻思着下一个根雕的主题。 

    在孔凡斌的家里,本不大的客厅放着二十多个根材,长则两米多,短则二三十厘米,做好的龙、凤等根雕艺术品栩栩如生。“这些根材都是从南方运来的,很难得。”孔凡斌告诉记者,他有些朋友在江苏,也喜欢根雕艺术。有时,想好一个主题,就会和朋友沟通;如果有合适的根材,就运输过来。 

    “一个根雕艺术品的成功,‘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选材很重要。”孔凡斌说,往往,越是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材质越坚韧,造型也更奇特。城市或农村拆迁的地方,也常有意想不到的优质根材。为了得到上好的根材,孔凡斌有时间就去爬山,沂山、青山、九仙山等都是他常去寻材的地方。 

    “很多上等的根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孔凡斌看着一个“牛”的根雕艺术品说,这是樟木,两年前,驾车路过一个乡村的地头时,远远地看它像个牛。停下车来,把它弄回家,经过几道程序的雕刻,才成了现在的艺术品。 

    在孔凡斌家的阳台上,放着一个“众人起舞”的根雕艺术品,看着活泼生动、惟妙惟肖,每个人都有动态之美。“除了取材难外,一件好的根雕作品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孔凡斌告诉记者,依据根材原有的形态定义主题,根据主题创作,用砂布打磨、用刀雕刻,直到满意为止。 

    “根雕艺术品,重要的是神似,尤其是动物或人,看着要有生命力。”孔凡斌看着摆放在客厅里的一件感觉要腾飞的白马说。为了做好这件根雕作品,孔凡斌通过电视、网络、图册等研究马的神态和动作,最终才有了这件成功的艺术品。 

    明年是龙年,孔凡斌打算做几件龙的根雕艺术品。“选材、加工,一件根雕作品的制作有时要三四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孔凡斌告诉记者,雕刻时间长了身体也很累,但听着雕刻时发出的沙沙声,像一首悠扬的乐曲,所有的烦恼都没了,只有沉浸在艺术创作中的快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废弃花园变身楼前停车场
聊聊你家的“装修经”
线索征集
二十里铺街道新农合二次筹资
观音阁街道集中整治环境
孔凡斌:雕刻就像奏乐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