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17个月大的墨墨在小区的石板路上摆弄起一辆小不点儿大的玩具车。
墨墨沿着长椅上的缝隙来来回回地开车,不知道是不是把它当成了火车轨道。偶尔启动了回力功能,小车忽然飞驰出去,他总是会吃惊一下。
妈妈一直站在他的身后,没有出声。就连儿子最喜爱的小野猫经过他身边,妈妈也没舍得让他看一眼,生怕打断他玩耍的这股气韵。晒在懒洋洋的太阳光里,吹着初春的风,这种静静等待的时光,妈妈觉得很享受。
就在这时候,邻家一位阿婆带着小姐姐来玩了。
小姐姐看见墨墨,“弟弟,弟弟”地叫着,马上走过去拍拍摸摸。妈妈赶紧拉住小女孩:“嘘———别打扰我们的小墨墨呀,他正在研究东西呢。”
阿婆觉得妈妈用词很特别,有些吃惊,不过马上善意地笑了。她放轻脚步凑上前去,悄悄看一看,“弟弟研究什么呀?”
“他在研究一辆小车。”
那时候,墨墨正把额头抵在小车上,俯在长椅子跟前一副发呆的样子呢。
过了一会儿,墨墨开始东奔西跑“嘀吧呜”了。
阿婆笑着对小姐姐说,“看,人家小弟弟这么小就开始研究东西,你小时候可没研究过什么东西。”
墨墨这次“研究”持续了二十分钟。
那位小姐姐也一定研究过许多东西,只是大人没留意。
墨墨的妈妈叫张琳,是我的“忘年交”,与我儿子同岁。张琳是个超棒的女孩,从小学到中学她都很出色。我认识她时,她才12岁。2008年,张琳在上海结婚,我特意从北京飞到上海,参加她温馨独特的婚礼。后来她去美国读博。2010年,我意外地接到张琳的电话,她告诉我,她生宝宝了!她决心在孩子小的时候,做全职妈妈,和孩子一起长大!
张琳告诉我说,孩子才是真正的游戏高手。他们不用刻意去创造游戏,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游戏里。每一次观察,每一个动作,孩子们都在体验着它本身的乐趣,而非大人那样需要达到什么既定的目的。所以大人会觉得孩子总是在无所事事,其实这正是孩子做游戏的天赋所在。这种“无所事事”的天赋,都经常因为大人太多的打扰而渐渐消磨掉。
还记得,有一位从国外探亲回来的妈妈跟我说,她亲眼看到,中外两个妈妈,分别带2个很小的孩子在沙坑里玩沙土。他们用小手捧着沙子,运到离沙坑两米的空饮料瓶里。小孩手小,沙子一路撒,装到瓶里沙子自然很少。
一个小时过去了,瓶子里的沙子还没有多少,孩子的头上冒汗了。
这时中国的妈妈不耐烦了:“来!妈妈帮你!”
只见她大脚丫伸进沙坑,拿起空瓶放在沙坑边上,大喊一声:“这还不容易!”用双手捧起一捧沙,倒进空瓶。
顿时,空瓶里装满沙了。
中国小孩子看了看,无精打采地说:“不好玩,我不玩了,我要回家!”说着,他爬出了沙坑。
再看那外国的妈妈,一直目不转睛、一声不吭地看孩子玩沙。每次孩子往瓶里装沙子,她都会屏住呼吸,生怕沙子流失。
这样两个小时过去了,瓶子终于装满沙子。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妈妈带着孩子,孩子抱着沙瓶,高高兴兴回家了。
中国妈妈不明白,沙子装满瓶不是目的吗?目的达到了,孩子怎么不高兴呢?
其实,孩子真正的乐趣,不在于瓶子是否装满,而在于装沙子的过程,是用手能摸沙子的感觉,在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游戏时,会体验到快乐,一种忘我的快乐。这种体验越多,孩子长大以后越能感受到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幸福感,也越能淡泊外物。
现在“注意力缺陷”变成一个很流行的概念。许多孩子上了幼儿园甚至小学之后,很难专注于任何一件事情,正是因为习惯于被打断,而消磨了自己天然的专注能力。而且大人关注得越多,打断越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