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熊正君
每天晚上7点左右,在天外村广场有一群老太太,秧歌舞、花棒舞、竹板舞……一个接一个地跳,快节奏的音乐节拍、整齐的跳舞步子,舞出了他们晚年生活的精彩。有些队员家里有80多岁的婆婆,晚上先把婆婆伺候睡下后再出来跳舞;有些队员腿脚不好,舞蹈动作不规范,她们就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做梦时也会扑腾两下;有些队员五音不全,她们就勤加练习,插空补巧,专唱高音。她们,就是人老心不老的大桥社区的青松秧歌队。
格从五音不全到能唱百首歌
“走遍天下的山和水,比不上那泰山美。”3月23日晚上7点钟,记者来到天外村广场,远远就听见一阵歌声中夹杂着小号的声音。记者发现,歌声还有“分工”,有高音和低音,还有合唱。她们就是大桥社区青松秧歌队的队员们,正在备战3月26日财源街道办事处举办的“红歌大家唱”的比赛,吹小号和拉风琴的专业人员也被她们请来伴奏。
“你起得太高了,高音部分都唱不上去了。”试唱完一遍后,领队杨敏对吹小号的李旗说。经过调试,杨敏指挥队员们又唱了一遍,调整了一下分别负责高音和低音部分的队员的音调。合唱了一遍又一遍后,记者听着有些唱高音部分的队员嗓子都有些嘶哑了,队员也开始跟不上调子了,她们才停下休息。
“可累死我了,我都找不着调了。”唱高音部分的石法香赶紧喝了点水向记者说,今年65岁的她以前从没参加过文艺节目,以前工厂里组织活动她从不敢参加,感觉自己五音不全。从5年前参加了青松秧歌队后,“被迫”练习、参加各种歌唱比赛,现在她能唱100多首歌曲。以前的经典名曲自然不用说,现在她连一些流行歌曲也会哼两句。石法香现场向记者唱了两句李宇春的《下个路口见》,把在场的人都震住了。
格做梦练舞蹈踢到了老伴
谈起来,青松秧歌队最拿手的还是跳舞。秧歌舞自然不用说,竹板舞、筷子健身舞、花棒舞、健身操等,每个队员都会20多种舞蹈。
去年夏天,社区请来专业老师教授队员花棒舞,为了配合老师的时间,队员们都得安排好家里后再到社区集合学习,这群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人硬是用了3个早晨的时间学会。学会后没时间练习,队员们就利用在家空闲时间练习。当记者问道怎么练习时,隋秀香脱口而出:“我做梦的时候练,把我老伴都踢了。”引来一阵“哈哈”大笑。霍玉英说,她那几天脑子里老是有舞蹈的动作,做饭的时候都拿着勺子摆摆姿势。
说到最难学的舞蹈,队员们异口同声地说是花环舞。因为舞蹈的前奏必须拿着花环一直蹲着,而且持续时间还很长,很多腿脚不便的老人往往就一屁股蹲到地上起不来,所以练习了很长时间都没学会。领队杨敏告诉记者,有的队员为了练习,一直蹲在地上,结果蹲到腿抽筋,第二天也没法走路。
格有舞跳、跳得动最知足
为了每天晚上能抽出时间出来练习舞蹈,65岁的温广菊晚上吃完饭后先把85岁的婆婆侍候睡下,再匆匆赶到天外村广场练习。
温广菊告诉记者,她自己身体本来就不太好,长年照顾婆婆也给身体增加了很多负担,所以就想多出来活动活动。但因为老人年龄很大,眼睛不好,所以得先将婆婆侍候睡下再出来跳舞。
“我以前因为身体不好,加上照顾老人,所以感觉生活没什么乐趣。但是自从4年前开始参加秧歌队以来,现在就感觉只要每天有舞跳,还能够跳得动,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感觉也很知足。”温广菊说。
正因为青松秧歌队有这些不断努力练习、相互配合的队员们,她们代表社区表演节目经常捧回各种奖杯、证书。
“就是这样一群老太太,又唱又跳了十多年。”杨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