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推崇的就是出版于1949年的《聪明的投资者》,这本时隔60年的投资经典著作至今被奉为投资界的“圣经”。
然而,什么样的人才是“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在书中有明确的定义:要有耐心,要有约束,渴望学习;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并能够自我反省。与其说是表现在智力方面,不如说表现在性格方面。
其中,驾驭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但常被忽视的一点。格雷厄姆在书中特别提到了牛顿折戟“南海泡沫”的例子:1720年,南海公司成为英国上下炙手可热的股票,众多参众议员包括国王也都认购了该股。股价在6个月中涨幅高达700%。牛顿当时获利100%,但在市场狂热情绪的感染下,他又以高价买回这只股票,最终却赔了2万英镑(相当于现在300万美元的货币价值)出场,这对能够计算出天体运行轨迹的“聪明人”牛顿打击很大。而格雷厄姆在点评牛顿股疯中的表现相当不留情面,“牛顿与聪明的投资者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的行为就像个傻瓜。”
在格雷厄姆的理论中有几个经典比喻,包括“市场先生”、“旅鼠”,还有“钟摆”。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和不合理的悲观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们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300年过去了,类似于“南海泡沫”这样的疯狂仍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中上演,“钟摆”也始终在股市的上空来回摇摆,格雷厄姆经典理论依然铿锵有力。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股民的盈亏现状是“一赚二平七赔”的不公平模式。如何成为那少数的“一成”?静下心来,读读格雷厄姆吧。(兴业全球基金 钟宁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