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上8点半至9点半,泰城不少单位、街道、办公楼和学校都参与了“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为了让这一活动看起来更有意义,有的采用了点蜡烛这一形式,因此有市民质疑活动是否真环保。
的确,熄灯后用蜡烛代替,无论从能源的消耗还是市民的资金投入,都很难说用蜡烛就一定比电灯节约,市民的怀疑完全合情合理。然而,与其说熄灯一小时是为了节约多少能源,不如说这么多人参与的活动,更多的是在培植一种节约理念。
其实,有些时候,形式和过程也同样重要。“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开展的初衷,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期望在这一个小时里能够得到多大的能源节约收益。之所以有高调的形式,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更多的人留意甚至最终把节约的意识培植在自己的理念当中。
人类的发展其实是在向地球不断索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环保主义者逐渐意识到,人们应该在索取的过程中有所回报。现在,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反哺”的思维考量人类和地球的关系。毕竟,有些能源的形成需要千百万年的自然演进。而人类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索取,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然而,人们占有和支配的资源因为个人的环境甚至影响力却不尽相同。这个时候,一边是全人类共同的资源,一边是不均衡的资源配置。节约资源又是一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整体工程,在个人的可支配范围内,没有可行的强制措施来规定人们应该怎样。这种现实,就要依靠人们的自觉行为来维护。可是,自觉又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无法用斤、两的刻度单位去衡量。
所以,轰轰烈烈的熄灯活动,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把这种自觉或者节约的概念在人们面前更加明晰起来。在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孩子的参与也是着眼于让他们从生命的初期就形成并养成节约的意识和习惯。从这个角度讲,“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的形式比活动本身所节约的资源更有意义。
本报记者 胡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