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记者牛蕊 实习周旭
3月25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大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达20%,再创历史高位,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则为16.50%。上调后,大约冻结资金3600亿元。可以说,眼下银行手头真的“差钱”。
银行“手头紧”员工犯了愁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达20%,通俗一点说:银行每拉10000元的存款,要把其中的2000元交给中国人民银行“冻结”起来,实际可以用来贷出的资金最多才8000元。
银行信贷一再收紧,使今年银行揽储有着极大压力。一位股份制银行烟台二级支行客户经理坦言:“准备金率上调了总行又要加大任务量。员工存款的任务要在年初指标的基础上再加几个百分点,几千万的指标增加1%也是很大一笔资金。”
最近,盛传烟台多家银行不再将放贷作为考核员工业绩的标准,而是将揽存作为其主要任务。“这个任务要完成起来很难。因为现在各行都在拉存款,而且小银行操作起来比我们灵活。分行的考核,看的是存款。我们支行资源有限,任务非常的确艰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目前,虽然股市不稳定,大盘始终处于震荡状态,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持续出现新高,并且大多数是保本的。记者了解到,目前,交行、招商、工行等均提高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其目的是吸引客户资金“挪窝”。
银行不惜“血本”大幅提高理财收益率
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3月起多家银行先后提高了旗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部分产品上调幅度达到20%,最高的预期收益率甚至达到6.00%,如民生银行。
3月以来,包括招行、交行、光大等在内的多家银行相继推出了超短期高预期年化收益率理财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购买。“理财产品的参考收益又提高了,要到期的理财资金打算拿出一部分购买另外一种年化收益4.15%的产品,剩下一部分留下继续滚动。”张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在多家银行了解到,在预期收益方面,2月份三个月理财计划的年收益基本在3.8%左右,而现在预期年收益率最低为4.00%,最高为4.60%。其中,1-3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24%,6个月到1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为
4.44%。
兴业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不少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许多资金投向都瞄准了货币和债券市场,与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种相比,投资风险相对较低,比较适合追求稳妥的市民购买。”记者了解到,市场对于理财产品的发售门槛也在进行调整,眼下10万元、20万元、50万元起购的理财产品为市场的主推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上升,主要是银行存准率上调,银行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中期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上升,是因为市场对加息的预期还比较强烈。
银行理财投资风险须谨记
虽然产品说明中标注的发售时间有好几天,但实际上往往在发售当天就被“抢购一空”。一位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说:“21日,发售的一款门槛为10万元的理财共赢3号第13期F款产品(3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00%,由于面向全国发行,额度有限,当天就卖完了。”
兴业银行烟台分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年内加息预期浓厚,市民理财更倾向于短期稳健品种。目前,大约70%的客户更愿意将资金作1-3个月的短期配置,而这种投资于票据的1个月左右周期的产品十分有吸引力。
国联证券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产品首先要确定客户的类型,也就是通常说的对收益追求程度和抗风险能力等。针对不同的客户适当推荐合适的产品。
比如积极型的投资者就不太适合稳健型的理财产品;保守型抗风险能力较低的投资者也不适合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目前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是国债、央行票据型的债券类产品,适合稳健型投资者;对于积极型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股票型、指数型的结构性产品。
分析师同时提醒投资者,投资者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投资方式。同时,在目前的加息通道下,他也建议投资者尽量选择3个月期限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
理财提醒:年化收益率要算清
年化收益率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例如某银行卖的一款理财产品,号称91天的年化收益率为3.1%,如果投资者购买了10万元,实际上的收益是100000×3.1%×91÷365=772.88元,而不是3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