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梨花风起正清明
  • 2011年04月01日 作者:
  • 【PDF版】

    □马亚伟

    清明,是一个诗意的日子。“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料峭春寒渐行渐远,明山秀水一路走来,天高云淡,风温和得像鸟羽拂过脸颊,连阳光也有了色彩。草木葳蕤,花儿们次第开放,早莺新燕忙碌起来,清明了!

    有时候真佩服古人的造字,清明两个字,简直是妙手偶得:写出来,舒阔明净;读出来,清朗明澈;回味一下,如诗如画。恐怕只有我们中国人能把文字的音形意融合得如此浑然天成,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又或许是因为千年来清明文化的积淀,早已赋予了“清明”感情色彩,在我们的记忆里烙下了冷暖的温度。

    在我们的习俗里,一年里的节气、节日,都被过成了厚厚的一本书,翻开来,是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这些不同的节日节气,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像平淡日子里的花,此落彼开,常新不谢,陪伴着人们四季缤纷。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中国人是最富有生活情趣的,我们用巧手和慧心把平淡的日子点亮。

    因为清明有祭祖的习俗,加之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流传最广的清明诗,所以,清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多了一层伤感。其实,清明节,早已不是一个“断魂”的节日了。至亲的亲人聚到一起,祭奠先人,缅怀过去。回忆起先人生前的那些往事,我们甚至能笑着谈论,他活着的时候最喜欢什么、最疼谁、现在谁最像他。先人的墓地就在村外的梨树园里,他端坐在那里很多年了,看一年年风调雨顺,儿孙们的福气一年比一年旺,他一定会满意地颔首微笑。不信,看那棵棵花儿盛放的梨树,笑成了一片花海。

    清明诗里,最喜欢一句“梨花风起正清明”,觉得这句最轻快明朗,让人的心也轻舞飞扬。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复苏,踏青出游是除了祭祖之外另一项非常重大的习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种出外游春的习俗,现在还长盛不衰。

    我的故乡多山,山上多梨树,每年清明节前后我都会带几个朋友去家乡赏梨花。梨花丛中,蜂围蝶阵,热闹非凡。我们忘情于中,有几个文友还诗兴大发,作诗互相唱和。朝而往,暮而归,一阵风起,飘落的梨花送我们下山。

    “每个人都有一条根,它就在脚下,每离开故土一步就会异常疼痛。”清明,思念故土的那根弦,一拨就动。能回家的,回家看看。远离故土的,朝着家的方向,发出心底的呼唤,饮一杯思念的酒,解一解乡愁。

    梨花风起正清明,我仿佛看到故乡的梨花,开成花海,漫过来,飘到我的眼前……今年清明,一定要回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忆父
三百里路的泪与痛
风尘忧,驿站迢
梨花风起正清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