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威海融资性担保行业洗牌
36家公司剩10家申报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
  • 2011年04月01日 作者:
  • 【PDF版】

    担保公司针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业务稳中有增。  吕修全 摄

    本报记者 吕修全 本报实习生 齐璐

    3月31日,威海市历时9个月的担保业清理规范工作结束。有关部门完成了对已登记注册的各类担保机构及经营范围含“担保”和“担保服务”的企业的清理规范,对符合规定的公司,可登记为融资性担保企业并颁发新牌照,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则将出局。3月24日,记者在威海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了解到,威海市现有10家担保公司正在公示,其中3家通过了审核,将拿到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可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

    无实力公司被拒之门外

    “威海全市原有36家担保公司,已经申报并处于公示的有10家,审核通过的现有3家。”威海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企业监管科科长郭学德告诉记者,“其余7家担保公司现处于公示期,如审核通过的话,这10家担保公司可以拿到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进而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另外还有几家新成立的担保公司也将提交资质审核报告,等待省金融办批复。而剩余26家担保公司将只能从事非融资性担保业务。郭学德告诉记者,这26家担保公司有的已经退出了威海担保行业市场,有的从事诸如诉讼、工程类等非融资性担保业务。

    据介绍,融资性担保业务即借款人在向银行融资时,由担保公司担保,增加客户的资信从而取得相关贷款。银行会依担保公司自身实力等因素给予担保公司一个担保授信额度。郭学德表示,未申报拿到新牌照的担保公司今后不能从事银行融资担保,但可继续从事非融资担保业务。这样其业务范围将大大缩小。在日常担保业务中,有的担保公司融资担保业务量占80%左右。在担保业清理规范之前,银行在选择担保公司时看重担保公司的整体实力。随着新规的执行,今后只有取得融资性担保经营许可证的担保公司才能与银行合作。

    据了解,2010年3月份国家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整改期至今年3月31日。早前由于准入门槛低,担保公司主体迅速增加,部分担保公司悄悄从事民间拆借、吸储等违规行为。现在按威海市担保监管细则,在威海市地区设立确认和变更融资性担保公司,其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这样一些没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将被拒之门外。

    规范前的担保业很混乱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业主融资难问题,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威海担保行业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渐渐暴露出经营范围杂乱、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出现了“一多三少”的怪象,即担保公司多、注册资金少、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少、担保总额少。

    融资性担保具有信用放大功能,如果监管不到位,会带来较大的风险。“之前有一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而实际上他的实力只有300万,按照可放大10倍计算,该担保公司贷款上限达到了5亿元,一旦出现风险,贷款银行将损失巨大。”郭学德举例向记者说明现在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实行较以往更加严格的准入和监管的必要性,“构筑一道金融安全的‘防火墙’”。

    “很多担保公司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郭学德介绍,在担保业清理规范之前,很多担保公司顶着担保的帽子,并不开展担保贷款业务,因为“单纯的担保业务风险高、收益少”。很多担保公司向个人或中小企业放贷的业务占到了日常业务的90%,靠“放高利贷”从中牟取利益,一些担保公司甚至直接向企业融资,变成了放高利贷公司。“还有的公司自己另外注册个担保公司,自己给自己担保贷款,搅乱了担保行业市场。”很多担保从业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金融知识教育,造成了担保公司运作不规范,经营风险很高。

    中小企业担保业务上涨30%

    记者走访了市区4家担保公司了解情况,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担保公司现今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稳中有增,“相较于去年同期,上涨了30%。”个人房贷担保业务相应下降,“甚至降到去年同期的50%。”其他担保业务平稳运行。

    据某担保公司副总经理介绍,可能是受国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贷款政策收紧的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逐渐升高。中小企业直接向银行贷款的可能性渐渐缩小,转而向担保公司寻求担保贷款。“我们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大概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可以说是稳中有升吧!”贷款给中小企业存在高风险性,一旦其资金链断了,融资中止,给银行和担保公司都将带来损失。威海市的个人房贷担保业务也因国家调控政策而剧减,“国家大形势下,限制了外地人在威海购买二套房,导致了个人房贷业务的缩水。”据介绍,该公司的个人房贷担保业务相较去年同期有大幅下降,“甚至降到去年同期的50%。”而其他担保业务平稳运行。

    另一担保公司的中小企业担保业务也是稳中有增,“业务量和去年比较变化不大,基本持平。”该公司副总经理滕吉光介绍道。该公司是由威海市政府、华夏集团、威海城建集团等几大股东出资成立的担保公司,“我们主要的业务是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业务。”滕副总经理介绍道,“将深入考察中小企业资质,支持有威海地方特色、主要包括外贸、海洋渔业等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为他们提供担保贷款融资。”同时将进一步考察中小企业资质,清理劣质客户。

    而原在光孚大厦12楼的山东佳保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已是人去楼空。记者询问同楼层的其他公司工作人员,被告知已经有段时间没有看到佳保公司的人了,具体情况他“不是很清楚”。

    3月31日,有关部门已完成对已登记注册的各类担保机构及经营范围含“担保”和“担保服务”的企业的清理规范。据郭学德介绍,负责监管担保行业的威海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将把工作重心和政策资源集中到规范整顿已开办的担保公司上,鼓励现有的担保公司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整合担保资源,将担保公司做优做大;而对新设立担保公司要根据本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需求情况,合理规划,有计划地发展。

    “健康的融资担保行业,才能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郭学德认为,这次大规模的整顿,将使威海市的融资性担保行业变得更加规范。

放大 缩小 默认
威海融资性担保行业洗牌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