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到孩子们就会充满力量”
张美珠六年来资助十多个贫困孩子
  • 2011年04月01日 作者:
  • 【PDF版】

    张美珠和孩子们在一起。

    文/片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本报通讯员 魏昌彦

    济宁市中区唐口镇棒李村的大宝今年三岁了,他有点腼腆,躲到奶奶身后不敢说话。每天早晨6点半,他和双胞胎弟弟小宝会及时醒来,等着幼儿园的车来接,在学校里吃早餐午餐,接受学前教育,而这些,都是免费的。大宝是张美珠六年来资助的十几个贫困孩子之一,在张美珠所办的幼儿园里免费接受四年的学前教育。

    面对孩子:

    “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人很心疼”

    在大宝二宝三个多月大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我是听亲戚们说张美珠办的幼儿园可以接受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想试试,”大宝的奶奶告诉记者,没想到幼儿园真的接受了,两个孩子在那里吃饭、学习,已经半年多的时间。说到这时,老人眼里闪着泪花。

    6年前,张美珠办了这家幼儿园,办园的下半年,接受了第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浩然,他的爸爸去世了,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张美珠决定免去孩子的费用。从那时起,6年多的时间,张美珠陆续资助了十多个孩子。“在张老师那里接受了4年免费的学前教育,孩子现在泗水一家慈善学校读小学二年级。”浩然的婶婶说,过年过节,张老师都来家看望孩子和老人。

    “城里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但在农村,十里八村没有一家大型的幼儿园。”张美珠的妻子丁丁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两岁半的时候,上的幼儿园条件很差,这让夫妻俩有了办高等幼儿园的决心。夫妻俩拿出所有的积蓄加上贷款,筹备了八十多万元,建成了附近村庄最好的幼儿园,三层楼的房子,红白相间坐落在唐口镇大流店村村头。

    面对争议:

    “只想踏实做事,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好”

    自从幼儿园建立后,基本上都是亏本经营,收的学费低,老师工资、加上接送孩子的车辆柴油费等其它支出,幼儿园基本上不盈利。“幼儿园现在有15位幼儿老师,每个月工资的开支就一万多元。”丁丁告诉记者,目前幼儿园维持经营,能够达到收支平衡就不错了。

    知道张美珠办的幼儿园接爱贫困孩子后,有些村民希望自家的孩子也能接受免费的学前教育。张美珠资助的这些孩子都是父母去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没有经济来源的,或者父母有精神病,不能照顾孩子的,家里确实很贫困。

    唐口镇廉屯村的家家、续续今年4岁了,这对龙凤胎的爷爷看到张美珠夫妇时,热情地握着他们的手,眼里泪汪汪的。这对龙凤胎刚满月时,他们的父亲因车祸去世,爷爷奶奶照顾着孙子孙女,还有8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张美珠夫妇知道这种情况后,主动去他们家,让孩子接受免费的学前教育,到现在,孩子在幼儿园里上了2年的时间。

    面对困难:

    “只要有能力,就把幼儿教育坚持下去”

    “办幼儿园,也许和我们曾经的职业有关。”张美珠笑着说,从济宁卫校毕业后,当过医生,而妻子丁丁,曾经在敬老院里工作,都是为大家服务的,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当看到他们纯真的笑脸,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就会充满力量。

    在张美珠的办公室里,资助孩子的档案整齐放在文件夹里,有些孩子上完幼儿园后,有的被亲戚接走了,有的生活依然很贫困,张美珠定期给走的孩子打电话,过年过节去他们家里看看,如果有需要,他总是积极帮忙。  

    幼儿园的经营面对的资金压力很大,为了解决目前的资金问题,张美珠把经营淡水养殖业得到的利润投到幼儿园的管理上。“以后还会有家庭困难的孩子来这接受教育,这些孩子上完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后的高等教育怎么办,还会遇到困难。”张美珠说,这些都是要想的事,既然做了,就要把这项事业坚持做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到孩子们就会充满力量”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