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癌症女患者开博写“抗癌日记”
提醒人们关爱生命,一年多时间点击量高达260余万
  • 2011年04月01日 作者:
  • 【PDF版】

    ▲于娟在上海家中和孙伟合影(小图为于娟得病前的照片)。

    募捐现场。

    照片由孙伟提供

    本报特派记者 姬生辉 发自上海

    32岁的她,是一位学成归国的博士、复旦大学的经济学讲师;她,刚建立起幸福的小家庭,是一个两岁半男孩的母亲;她,常被母校的老师们提起,是学弟学妹们的榜样……她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一年多前,当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医生宣判“最多不超过三个月”时,她有过气愤和不甘,但她很快从痛苦中走出,在网络上书写下一篇篇文章,警示人们铭记生命的价值和健康的意义。 

    她的名字是,于娟。

    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活着就是王道”,她让我们每个人体会到什么是坚强、责任和信心。

    “于娟,加油!”

    25日下午,济宁一中教学楼一层多媒体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一个印有“于娟加油!济宁一中慈善义卖会”的红色条幅已经挂上。电脑中飘出舒缓动人的乐曲,前方的投影仪幕布下,一名女子半坐半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头发稀疏,却依然面带着灿烂的笑容。照片下方是一段文字,“于娟,济宁一中1994级学生,现为复旦大学讲师,2009年底确诊患有乳腺癌,面对病痛她却写下多篇文章,提醒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

    一个小时后,放学铃声敲响,陆续有老师、学生涌进这间教室。“老师,这套北京

    奥运纪念章,我自愿捐出作为拍卖物品。”“孙老师,我捐的这个手鼓要是没人买,我自己买下来。”不断有学生将东西送到济宁一中高一年级部语文老师孙伟手中,短短几分钟时间,讲台旁边摆满了各种物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本简单装订的《活着就是王道》。 

    “各位老师、同学们,爱心拍卖会开始。”作为拍卖会主持人的孙伟站在讲台前,抬头看到教室内百余个座位已坐满了闻讯赶来的师生。

    “虽然患有癌症,但于娟依然强忍着病痛,用文字警醒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健康的意义……作为老师和

    校友的我们应该为她献上一份爱心。”孙伟说。一个小时的拍卖会中,共拍得善款7000多元。此前一天,孙伟还联合学校团委在学校操场为于娟举行了一场义卖会,当天所得款额1.5万元。

    “面对病魔,于娟表现出了足够的坚强和勇气,这种精神让我们感动。现在她遇到困难了,母校应当伸出援手。”济宁一中校长李岩认为,学校组织这场义卖会,是向远在上海养病的于娟送去一份母校的牵挂。李岩校长决定选两名代表到上海看望于娟,并将学校义卖会所得的近2.3万元爱心款交到于娟手中。

    “度过一岁生日”

    27日下午3点,记者跟随济宁一中团委书记于戈、教师孙伟坐上火车,前往上海探望于娟。 

    “于娟是我的第一届学生,也是我所有学生中文笔最好的一个。”说起对于娟的印象,孙伟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个留着齐刘海、爱说爱笑的善良女孩。“有一次,于娟听说班内有名农村的女生家庭条件不好,她从家里‘偷’出200块钱,硬是塞给这名女生。”

    3月13日,一位学生从网上看到于娟的博客,并打电话告诉孙伟:“于娟得癌症了,并且已经到了晚期。”那天晚上,孙伟花了半夜的时间看于娟的博客,“我应该为这名优秀的学生做些什么。”于是,孙伟找到学校领导,并获得批准联合团委组织这次爱心义卖会。 

    在火车上,记者拿出随身携带的电脑,打开于娟的名为“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读完了于娟一年多来所有的文章。 

    2009年12月27日,于娟被确诊患有乳腺癌。于娟是家中的独生女,取得双硕士学位后前往挪威攻读博士,回国参加工作刚3个月,14个月的儿子土豆刚会叫妈妈,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难道就要戛然而止?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病魔将这个小康之家瞬间击垮。为了治病,丈夫卖掉了上海60平方米的房子,父母在济宁老家的两处房产也已经卖出。为节省开支,现在于娟一家三口和姐姐一家租住在一套不足80平方米的旧楼房内。治疗费用更是高得惊人:25000元一支的抗癌药品,每21天就要注射一支;1万多元一盒的药,只够维持14天。 

    于娟认为,她需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更多的人健康生活。于是,她注册了博客,并且坚持每天早晚更新,记录下病中的一些情况,反思当前的生活方式。于娟的坚强和颇具警醒意义的博文迅速得到广大网民的关注,一年多的时间点击量高达260余万次。 

    在其中的一篇博文中,于娟写道:我在癌症里挣扎着,人间极刑般的苦痛,身心已经摧残到无可摧残,我不想看到这件事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生,但凡是人,我都要去帮他们去避免,哪怕是我最为憎恨讨厌的人。我希望所有人关注我用命换写出的文字,我希望有人能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的健康……

    巨大的病痛也让生性乐观、坚强的于娟认识到,“快乐变得更加简单”、“只要活着就是胜利”。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她一次次熬过癌细胞扩充全身的痛苦,熬过了医生的“最多三个月”的宣判,并且在三个月之前度过了某种意义上的“一岁生日”。

    “活着是一种责任”

    28日上午,我们叩响了于娟的家门。在客厅中坐着的于娟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她比起患病初期明显消瘦了很多。说起为何病中要坚持写博客,于娟直言,最初她只是想提醒身边的朋友们珍惜生命和健康,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多的网友关注自己,并送来温馨的问候和真挚的帮助,“感谢所有关注我的人们,我会勇敢地活下去。”

    “人不是为了自己活的。我的人生使命才刚刚开始,我要为养我的父母履行生养死葬的为人子的责任,而不能让他们老无所依。我要为两岁多的儿子履行父母的责任。”于娟说。

    说话间,记者注意到于娟吃了三次药,并且说话中不时喘着粗气。一个小时后,我们向她道别,她执意让丈夫将自己从沙发中抱起,吃力地站起,记者看到她的腰背已经弯曲得很厉害。在楼下,于娟的丈夫告诉我们,因近几天于娟身体状况不太好,可能29日要再次住院。

    (于戈对本稿有帮助)

放大 缩小 默认
癌症女患者开博写“抗癌日记”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