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成才”的话题牵动着全社会。大学生就业到底难在哪儿?当代年轻人应该从许振超的经历中获得何种启示?在本期齐鲁大讲坛特设的“三人谈”环节中,这些问题或许都能找到答案。
本报记者 仲爱梅 实习生 楚娟
魏建:就业难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性的一个大问题,据我所知,像山东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很多大学生就业也很困难。但同时也不乏用人单位需要高级职业技术人员却找不到的现象。对于这样一个不对称的现象,我想请教杜言敏先生,您觉得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
杜言敏:我觉得,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这样几个矛盾:
首先是供求矛盾。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总量达660多万,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900万,也就是说,仅应届毕业生就占了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2/3。至于在这些岗位中有多少是适合我们高校毕业生的,还要再打折扣。
其次是结构性矛盾。很多高校的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不匹配,于是就出现了魏教授刚才所说的,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则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第三是地域性矛盾。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只愿意去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不愿去中西部地区。事实上恰恰是中西部地区最需要人才,需求量还很大。
魏建:说到这儿我也要插一句。我知道,在珠三角地区像珠宝设计师这样的行业非常吃香,经常是月薪六七千元都招不到人。
杜言敏:是这样。其实用人单位最需要什么人才?不说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就是专业、素质和才能。但是这些对用人单位而言非常重要的综合素质,恰恰是我们很多大学教育中所不注重的,这就造成了矛盾。
另外就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多人的就业观念、就业期望与实际需求之间也有差距。我们国家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大学生就业难”是表面现象,我们国家目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利好消息非常多,国家也很重视,大学生只要能够放下身段,把视野拓宽,真正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前途一定是光明的。许振超老师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魏建:刚才有不少听众递纸条上来,想请问许振超,你成功的动力是什么?
许振超:成功不敢当,我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里属于干得还不错的。至于原因就两个字:一个是“学”,一个是“干”,不懂就学,不会就练。一个人不管你起点多么低,你只要肯学肯干,而且用心去干,关键是用心,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魏建:还有听众想问,您怎么看待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这一现象?
许振超:坦率地说,我不赞成频繁地跳槽。因为企业都希望它的职工有忠诚度,这一点我们在跳槽时一定要首先考虑。当然,如果你在这个企业中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必须走,或者说想自己创业,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年轻人多跳几个地方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增加更多社会阅历,对个人发展也有一定好处。
魏建:还有不少朋友关心,想知道青岛港对大学生的招聘条件是什么?
许振超:应该说招聘标准所有企业都一样,“德才兼备”。
杜言敏:笼统点讲,我觉得就业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事实上,这个过程是一个全程化的过程,应该从大一就开始规划,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目标、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化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
还有,我为什么要强调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因为我国有98%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它们都是基层就业的范畴,而真正的国有大企业所占的比例连2%都不到。所以说,基层就业天地广阔,关键是要有这种“下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