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龙脉”申遗演绎拆建轮回
  • 2011年04月18日 作者: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子森

    ■“龙脉”是北京人的骄傲,也是老北京城市和文化的精髓所在。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龙脉”周边的古建筑纷纷被拆除,包括地安门。

    ■在林徽因死后55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式列入北京文博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恢复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而1955年被拆除的地安门,将在“十二五”期间复建。

    ■“一方面假借文化的名义建设各种假古董,另一方面却毫不吝惜地拆改和糟蹋着种种镌刻着民族记忆的历史古建和名人故居。”北京在拆与建的轮回中好像始终没有摸准方向,自然引来了很多争议。

    北京地安门外大街,沿街的旧房子正在被拆除。

    陈近南派人去皇宫偷取四十二章经,众人纷纷抢位子坐下不愿出头。韦小宝本想坐下,但陈近南往他椅子上钉了颗钉子,韦小宝不得不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入宫偷取四十二章经。

    这是周星驰电影《鹿鼎记》里的片段,天地会的目的是通过四十二章经来斩断清朝的“龙脉”。

    文学作品里的陈近南其实没有必要大费苦心,“龙脉”就在现在的北京:从永定门一直往北,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地安门等9门构成的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

    “龙脉”是北京人的骄傲,也是老北京城市和文化的精髓所在。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龙脉”周边的古建筑纷纷被拆除,包括地安门。传奇建筑学家林徽因因此郁郁而终。

    在林徽因死后55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式列入北京文博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恢复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而1955年被拆除的地安门,将在“十二五”期间复建。

    北京市想通过这一做法加强对中轴线附近古建筑和古民居的保护。在接近一个甲子的拆建轮回后,林徽因临终前的话却显得分外刺耳:“今天,你们拆了旧的,明天你们会后悔,会再去建假的。”

    “龙脉”的由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9个大脚印从永定门出发,以两秒一步的频率走到鸟巢上空。这几乎是一条直线,因为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龙脉”前进。

    在万里无云的晴朗日子,从空中俯瞰,永定门到鸟巢在高楼大厦环绕中堪称一个城市的奇迹。而如果抛开空间感,甚至可以一直看到距离北京270多公里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苏默。

    兆奈曼苏默是元上都遗址的所在地,“龙脉”的来龙去脉,不得不从元朝开始。

    在元代,这条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史料记载,北京中轴线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直抵外城正中丽正门。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史学家考证,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而城市总体布局也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北京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之一。

    到了明朝,统治者将城南移,北京内城东城墙和西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但中轴线方向未动。东直门至建国门一线是东城墙,西直门至复兴门一线是西城墙。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30多年。

    在建筑学家眼里,北京的中轴线,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世界城市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这条“龙脉”,及其周边的古建筑,就像北京“皇城”的称呼,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流淌着特有的文化血脉。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赞誉它是“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北京一位知名风水大师曾经拿着罗盘在龙脉上勘测。“好地方啊,真的是好地方。”这位大师说,“当年规划元大都中轴线的刘秉忠是著名的天文和数学家,从风水学角度来说,这是一条好龙脉。”

    但元明清三代最终也没有逃过被新社会替代的命运。老北京人在路边晒太阳,享受着几百年来沉淀下来的北京味道。很多人世代在“龙脉”上生活,但似乎并没有发迹的神话。

    但“龙脉”一直存在,甚至要

    成为一处文化遗产。

    2010年12月16日下午,北京东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根据规划,东城区计划逐步恢复护城河水系,并将把永定门到钟鼓楼7.8公里的传统中轴线两侧建设成为集中展示首都文化的示范区,并为中轴线申遗。

    文化学者和专家讨论正酣,老百姓有些期待和茫然。走到龙脉最北端时,鼓楼和钟楼似乎成了这条“龙脉”的终点,而真正的终点地安门在哪里?

    地安门必须重建

    “地安门?”老北京人站在地安门外大街的十字路口,四处打量了一番,眼里充满了迷惑,“地安门有门楼子吗?反正这里就是地安门。”

    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这里叫地安门,北京人已经习惯了,但这里没有门楼。

    1955年以前不是这样的。

    地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的名字是“北安门”。原地安门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宫门式建筑,因此需要不断维修。史料记载,明弘治十六年是第一次修葺,明隆庆五年第二次重修。

    清顺治九年地安门重建。公开报道中,北京史志专家王灿炽称这次重建完全是“推倒重来”:原来的门体木框架全部被拆除,用新材料重新做了构架,而这次重建后,“北安门”正式改名为地安门。

    还有一次修葺发生在光绪二十七年,结合历史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炮轰皇城的前门,地安门也被殃及。

    地安门的完全拆除是在1954年底。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进行着快速工业化的建设,而中轴线周边的老建筑阻碍了当时修马路、地铁等工程,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地安门,为了给马路让步,从北京地理上消失。

    但地安门的名字一直延续了下来,并作为见证者口口相传于老

    北京人的口中:这里是皇城北门,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也要出地安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和光绪一行仓皇出逃,走的就是地安门;后来,溥仪复辟闹剧失败,被驱逐出故宫,也是灰溜溜地经过地安门离开了皇城。

    地安门的拆除不仅仅是它的悲剧。

    与地安门一样,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城开始了一个古建筑拆除时期。虽然梁思成等提出了保留老城、另建新城的方案,但最终老城区没有摆脱被大肆拆除的厄运。

    “地安门城门在现在走汽车的马路正当中,就一层,挺长的,红墙黄瓦,开着3个门洞,中间那个门最大,门儿是方的,就跟地坛那门儿似的……”当地媒体寻访到的老北京人口里,地安门是这个样子的。

    在老北京杨良权的印象里,地安门是附近百姓休息的场所。冬天,向阳的窗台下常坐着一排白胡子、秃脑袋的老人家晒太阳,台阶下一帮孩子在玩弹球、拍洋画、跳皮筋、追逐打闹。

    拆除地安门时杨良权也见了。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坚决反对,政府便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等一一编号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门内移建地安门。

    很不幸,随后发生的天坛火灾,将堆在那里的地安门木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也成为泡影。但在“龙脉”申遗确定以后,作为“龙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地安门必须从50多年前的废墟里重新站立起来,于是重建地安门已经被排上了日程。

    “天要安,地也要安”

    今年3月份,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地安门复建目前已进行了专家论证。“经过考证,地安门旧址就在地安门十字路口处。专家初步建议,复建时可以考虑南移,避开十字路口中

    心,尽量避免对地面交通的影响。”

    地安门外大街附近正在修建地铁8号线,8号线沿着中轴线往北而去。路西侧就是前海和后海所在地,游客在这里留影,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踩在北京的中轴线上。与鸟巢、水立方、CBD等现代化建筑不同,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古香古色,好像回到了老北京。

    前海东侧的火神庙修复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而据了解,这些都是为重建地安门做的先期准备。为对钟鼓楼、火神庙、后门桥等北中轴线周边的文物建筑进行修缮,北京市文物局已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

    杨良权听说“十二五”规划期间要重建地安门时说:“我举双手拥护。天要安,地也要安,天圆地方才能永保祥和平安。”

    对于这位老北京人来说,在有生之年重见地安门,哪怕只是一个复制品,也足以让他们感到老北京又回来了。而根据北京市的文物事业发展初步规划,未来五年北京将修复150余处文物。重建地安门也有一个重要目标:未来5年,整体整治被称作京城精髓的中轴线,以冲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于文博事业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未来5年,每年仅市级财政就投入1.5亿元用于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我们将以中轴线的保护,带动整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认为,重建地安门具有重要意义,“中轴线上的九门中少一门是不吉利的。在中国文化中,9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代表圆满和终极。”

    作家韩浩月也表达了对地安门重建的态度,“这个选择无疑会伤害原有建筑体系的文化寓意和完整风貌,虽属下策,但建总比不建要好。”

    但重建在多数肯定声音之外,也不乏反对和反思。

    当地媒体报道:一名奋力阻止老北京遭毁坏的知名志愿人

    士,对重建地安门并不热心,“我认为重建地安门并不是特别有价值,阻止新的毁坏比起重建项目来得更为重要。”

    “我听说安定门要重建,还要申遗,早知如此为什么要拆呢?是不是因为韩国要把‘龙脉’申遗,我们着急了?”出租车走过安定门原来所在的位置,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轻描淡写地开着玩笑。

    拆和建的争议

    在很多北京人看来,拆除和重建是北京在不断上演的一个故事。

    时至今日依旧如此。

    公开资料显示,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2009年的一纸拆迁“通告”,让这里几成废墟,目前仍处于拆迁拉锯战中。北京西城区八道湾11号的鲁迅故居虽然在专家和媒体的呼吁下从“拆”的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它却变成了一所中学的图书馆。

    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北京三分之一名人故居已被拆除。尚小云故居、荀慧生故居、果子巷的李万春“鸣春社”故居都被拆掉了,徐悲鸿在东城的故居也不复存在。

    与这些故居逐步消失相比,喜欢风水的开发商开始围绕“龙脉”做文章。2009年5月份,当地某知名楼盘在开盘之初曾邀请部分民俗、文化专家召开座谈会,打着“北京中轴线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旗号,来证明自己的楼盘正处于北京中轴线上,全世界仅此一家“风水宝地”。

    看起来开发商对“龙脉”的重视比政府部门要早。但在很多人看来,开发商攀上“龙脉”纯属炒作。

    “一方面假借文化的名义建设各种假古董,另一方面却毫不吝惜地拆改和糟蹋着种种镌刻着民族记忆的历史古建和名人故居。”有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在拆与建的轮回中好像始终没有摸准方向,自然引来了很多争议。

    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原副主任匡国良告诉本报记者,中轴线申遗来得非常及时。“中轴线是北京城建、规划一条很重要的线,根据中轴线布局,有些老建筑要恢复。”在肯定中轴线申遗后,匡国良特地强调了北京旧城的整体保护,“旧城整体保护应该结合起来,光一个中轴线是不够的,中轴线只是一个基础,最终落脚点应该是整个旧城的保护。”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张妙弟也同意此观点,“申遗不是最根本的,最要紧的目标是保护旧城,并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张妙弟认为中轴线申遗并不简单。在他列举的例子里,中轴线的宽度到底是多少、天坛和先农坛是否包含在内、故宫的黄金分割点到底在哪里等,这些具体工作作为申遗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历史和理论的支撑,“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做到百姓满意。”

    在一些专家看来,上世纪北京旧城拆除,是一段沉痛的历史,现在复建属于不得已的办法,较为代表性的观点是“再过100年,复建的也是历史古迹啊”。

    但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刘国昌则认为,重建地安门有劳民伤财之嫌。他写道:“永定门倒是重建的,城楼规模缩小不说,还给交通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地安门重建要南移选址,从现在的十字路口往南行没多远就是景山公园的后门,那个地段怎么能建一个地安门呢?从施工角度看,要重建就得拆除不少的民房,无疑又是一大笔开销。”

    普通民众则担心,地安门一带原本交通就不通畅,突然又造出个地安门横在马路当中,交通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加拥堵?

    “不可能一切都恢复原样了。”北京人宁先生说,“能够保护好现有的文物和建筑,文物保护部门就尽到了责任,所谓重建的只是仿制品,这样就能抹去北京建筑史上的污点吗?”

    1955年,林徽因逝世前说:“今天,你们拆了旧的,明天你们会后悔,会再去建假的。”

    56年后,一语成谶。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龙脉”申遗演绎拆建轮回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