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笑
清朝诗人龚自珍曾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我们把生命的陨落也变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时,那么请相信,一个生命的逝去,并不是终止,而是无数新鲜力量再生。与中国传统道义“入土为安”背道而驰的“海葬”,已经慢慢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选择,比起此行为为“坟奴”无奈之举的说法,魂归碧海,伴浪永生,为生者留出多一片寸土寸金的土地,这种“海葬”的理由则更让人们欣然接受。
多人在往生之前作出“蓝色选择”,这无疑是人们思想的一大进步。海葬人数增加一倍,为海葬者集体建碑(本报4月18日C01版曾报道),海葬服务日趋人性化、精细化、系统化。这一举措,不仅仅节省了丧葬费用,更是向改变传统理念,提倡绿色丧葬的迈进。海葬可以为生者留出更多的土地以发挥更好的服务效用,可以减少祭奠焚烧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可以让“厚养善葬”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传统孝道之精髓的传承弘扬。
试想,将往生者的骨灰撒入大海,日日随海潮起潮落,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大海永无止境,生命亘古永恒。其实,当我们抛开禁锢于思想上的道义枷锁时,获得解放的不仅只有自己,还会有更多的后来之人受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