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短评
武汉“治庸”只能治标
  • 2011年04月29日 作者:
  • 【PDF版】

    >>短评 

    □赵健雄  由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掀起的治庸风暴正在席卷江城,我刚好昨天还在那儿,至少从外表上尚看不出明显的效果:街道异常拥堵,交通秩序几乎称得上混乱。

    这场风暴被媒体宣传的一个实例是:某公务员因为上班吃早点被罚近万元。

    如此力度,应当会有效果,至于这种效果能否持久是另一个问题了。类似的治庸,北京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有过,那时人民日报记者蹲在中央直属机关门口拍摄有多少上班迟到的工作人员,并予以曝光,引起社会很大震动。

    这个当年试图通过媒体介入予以外部监督来解决却仍未能解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介入后来被中止了),今天通过一个内部自纠自查的“治庸办”就能够解决吗?

    我们当然希望能够解决,却不能不表示怀疑。由于公务员的退出机制至今没有真正实行过,吃的仍是大锅饭,要打开这样一个局面,即使市委书记下决心,搅得动吗?

    人难免有恻隐之心,尤其都在同一个体制中,有相近的经验与体会,这是否会因此影响治庸力度?或者如此做法本身就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而群众可以做的只限于投诉举报,最终这类投诉举报还是得通过体制内的执法者来解决,能不打折扣吗?

    为什么不可以从制度设计上赋予人民更大的监督权力?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此次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投资环境”,让阮成发下决心的据说也正是若干数字,譬如武汉市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19个省级、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3位,利用外资排名第11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第14位……而政治道德与体制文明的考量在他决断中占据的分量相对要小些。

    事实上,庸政本身就是对老百姓的欺骗与背叛,拿了纳税人的钱不做事或少做事,在一个现代社会,如何说得过去?

    正在制定的武汉市《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的意见》无疑是必要的,但更大范围与更高层面的制度建设恐怕更加重要。它的核心精神应当是“权为民所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汉“治庸”只能治标
触动既得利益才能让高房价“低头”
不同声音是提高执政水平的资源
国企内部的利益分配应公开透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