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大宁
曹臻的母校———博兴县实验小学建校38年,培养了无数乒乓球人才,当众多学校在比拼升学率的时候,这所学校却要求自己的学生必须会打乒乓球。
博兴县实验小学1973年建校伊始,就树立了乒乓球特色,现任校长袁昊上世纪70年代入校时,乒乓球已经风靡校园,“当时已经做到了人手一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所学校乒乓球的氛围越来越浓,而且已经走上了专业训练的道路,目前学校已经往市、省、国家队输送了上百名乒乓球人才,“曹臻、姜华君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袁昊说。在刚刚结束的鹿特丹混双决赛中,曹臻和姜华君一同站在了领奖台上,“同一个学校毕业的两名选手同时获奖,这太让我们骄傲了。”
在上世纪80年代,家长对学生练乒乓球并不太认可,且任课老师并不是太支持,学校为解决训练与学习冲突的问题,在2007年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成立乒乓球班,“每个班30个人,训练与上课相结合。”校长助理张方宏说。这种新的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前面所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为练乒乓球的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出路,“原先在学校里练习打乒乓球只有成为专业运动员一条出路,现在,他们可以选择升学,从事与乒乓球有关的所有行业。”
在进行这种探索之后,根据学校内部掌握的情况来看,乒乓球班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并没有下降,这也从另一方面反驳了打乒乓球影响学习的说法,“这些学生都非常聪明,文化课成绩很好。”一年级乒乓球班的班主任刘平对记者说。
尽管目前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高档的训练室,探索出了一条较为适合的乒乓球发展道路,但在张方宏看来,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还有不少困难,比如目前学校的乒乓球教练奇缺,“很多人才都不愿意到小地方来,我的一些学生也都奔着大城市去了。”另外,有许多好苗子不能坚持下来,这也让他觉得特别可惜,且高昂的培训费也成为一些学生前进的拦路虎,“在市里训练一年需要一万多元钱,在省里则需要两三万,一般家庭根本负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