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特派记者 李康宁 片/本报特派记者 周青先
2011年5月16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十周岁了。
两个月前的日本大地震救灾,是他们最近的一次国际救援任务。这是第一支抵达日本灾区大船渡的国际救援队,也是最后一支离开的队伍。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日本首相菅直人的书面感谢。
如今的大船渡,依然在废墟中艰难喘息。海啸摧毁了这里八成以上的船舶,曾经的码头覆满了肮脏的黑色石油,海鸟在油污中挣扎着,巨大的吊车正在将一艘一艘的船吊起运走。
13日,大船渡市灾害对策赤崎本部的负责人金野先生告诉本报记者,仅仅赤崎一带,就有600多艘船被冲到了岸上。其中能用的只有124艘,破坏的达到了537艘。
提起中国救援队,金野先生说,很难确知中国救援队的工作范围。他们与日本以及世界各地的救援者在一起工作,搜遍了大船渡町北部的各个角落。
在大船渡市役所,记者在一份材料上清楚地看到了中国救援队的资料。他们只有15个人,远远少于英美两国的救援队,但是他们来得更早、走得更晚,在这里奋战了七天。
他们的住所,在大船渡东高等学校,一所当地的高中。如今这所学校已经开课,青春勃发的少年在操场上嬉戏。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当时救援队就宿营在操场旁边的一片空地上。谈起对这支队伍的印象,这位教师扶了一下眼镜,说:“很抱歉我没有太多印象,因为他们早出晚归,似乎一直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