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贷款管得越来越“严”,想贷款越来越难。在这样的情况下,2011年3月份,鲁光化工厂刚刚成功融资3800万元,用于其10万吨硝酸项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一进工厂大门,就看到一栋还没有完工的7层大楼,这就是年产10万吨的硝酸项目。财务副总赵西勇说:“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工厂建设正规了,有了活力,银行看到了你的发展前景,怎么会不贷款给你呢?”
赵西勇说,工厂在2006年以前是个半死不活的小军工企业,曾经负债1亿多元,现任董事长蹇兆旺上任后,主张把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让员工持股,这样每个人都把工厂当成自己的事业,企业有了活力。
2009年到2010年,鲁光化工进行了年产5万吨两钠技改项目,当时从临商银行、兰山信用社、农行等融资近5000万元。2010年4月投产后,很快见到效益,当年实现产值1.7亿元,被经济开发区授予“临沂经济开发区功勋企业”。
“前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从来没有恶意拖欠款项。再加上我们厂现在的项目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就是银行愿意放贷给我们厂的主要原因。”赵西勇认为,与银行的合作,要建立在诚信经营、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谈到公司现在的二期年产10万吨硝酸项目,赵西勇一脸兴奋,“今年3月份,我们刚刚从中国银行贷款3800万元,对项目的顺利进行作用很大。估计,7月份就能投产了。”
赵西勇说,股份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健全企业机制,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经营中坚持诚信,那样银行放贷的时候也放心。有正确的经营思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即使是小企业,只要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银行业也愿意在你身上投钱。 本报记者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