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330000热线消息(见习记者 梁斌) 一度相伴百年,今日生死未卜。本报5月18日B03版以《五六十棵百岁柿树生死未卜》为题,报道了古柿树林被圈进地产开发区而面临砍伐一事后,卞庄村古柿树的命运便引起市民和网友的高度关注。连日来,多名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关注古柿树命运,论坛上也有多名网友热议古柿树保护。
5月22日一大早,家住菏泽开发区岳程办事处的73岁老人孔凡乾专程来到本报《今日菏泽》编辑部,表达了对本报关注古柿树命运的谢意。回忆起菏泽柿树繁盛时的景象,孔凡乾老人说:“那时,人们扛着梯子,挑着担子,拿着‘咬子’,推着车子,男女老少齐上阵,像打战役似的去收柿子。树上有人,树下有人,梯子上有人,装框子有人,自家人不够用再去雇人。”
谈到菏泽古柿树的现状,孔凡乾老人有着更多的遗憾:“现在菏泽休说百年老树,就是再小些的柿子树也已经不多了,我们要奋力抢救古柿树,莫成了历史的罪人啊。”
和孔凡乾一样关注古柿树命运的市民张先生来电向本报反映,前两年修路时,和平路和中华路交叉口的古松柏也面临被砍伐的命运,后来,在市政府的指导下,路基给古树腾出了生存空间。“建议政府在保护其他古树特别是古柿树时,也能积极行动起来,早一点努力就多一份希望。”
市民们个个仁者见仁,网民们也在各大论坛建言献计,热议古柿树保护。网友“山凹”说:“古树见证一个城市的沧桑。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古树,何谈有历史底蕴?为何不下大力气保护它们,反而花大价钱从外地买树啊!”
网友“路庄”感慨道:“仅存不多的‘活化石’要保护好、传承好。砍一棵树几分钟就完事,成一棵树则需要几百年,不要把祖辈留下的宝贝毁坏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网友“林中白狼”说:“我们曾经的贡品———耿饼已经面临无柿的尴尬局面。我们现在不仅仅要关注这些古树,更要关注古树背后那段不复返的历史。而现在,相关部门仍然没有出台古树相关的保护规定,法制的落后必然使古树的保护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