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限塑,多个“婆婆”都得使劲
政协委员建议,应细化各监管部门分工,明确牵头单位
  • 2011年06月02日 作者:
  • 【PDF版】

    在文化西路某菜市场,超薄塑料袋随处可见。 本报记者 王媛 实习生 颜学静 摄

    本报记者 赵伟 邢振宇

    “限塑令”实施三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地方的“限塑”效果并不明显。如何使“限塑”落实得更有效,6月1日,记者采访了市民、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各方普遍认为,通过继续挖掘商场超市潜力、从源头限制不合格塑料袋生产等措施,“限塑”还能走得更远。

    建议1>>

    商场超市可推出替代品

    “限塑令”实施三年,商场超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据相关部门统计,和三年前相比,商场超市的塑料袋使用量下降了一半以上,但不少超市负责人反映,超市“连卷袋”使用量大增,免费的“连卷袋”一定程度上成了替代品,使成本有所增加。

    “商场超市的塑料袋使用量还可以更少。”市民王女士建议,现在很多年轻人使用超市的塑料袋,主要是因为这些塑料袋太便宜了,让年轻人多消费几毛钱来达到“限塑”的目的,不大容易实现。商场超市可通过提高塑料袋价格来减少使用量。对于“连卷袋”的大量使用,王女士建议,商场超市可适时出台其他配套性的硬性管理措施,比如收费。

    市民王蜜认为,之所以出台“限塑令”,主要是考虑到塑料袋滥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处理成本也相当高。她认为应加强科技研发,让可降解、污染小的替代产品早日市场化,进而替代超市商场的塑料袋。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工商部门在对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业户引导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引导他们用更加环保的方式,逐步取代塑料袋的使用。

    建议2>>

    超薄袋生产要从源头杜绝

    “限塑令”在超市、商场的执行情况比较到位,而集贸市场因摊位多、流动性大等原因使管理难度加大,一些不合格的超薄塑料袋屡禁不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真正治理塑料袋问题,还应从生产源头抓起。

    据了解,超薄塑料袋很多是由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小型企业或家庭小作坊生产的,有的甚至是用塑料垃圾加工生产,未经消毒处理,可能含有严重超标的病菌或致癌物。同时,超薄塑料袋容易破损,大多属于一次性用品,用完就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贸市场塑料袋满天飞主要是因为还能买到不合格的超薄袋,如果没有人卖,自然也就没人用了。”市政协委员、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曹瑞敏认为,“限塑”涉及质监、商务、工商、环保、物价等多个部门,如果不花大力气从生产源头堵住,结果只能是投入很大成本监管效果却很小。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工商部门对申请设立或变更登记经营范围中涉及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单位和个人,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并通过强化巡查,依法取缔无证生产、经营塑料购物袋的违法行为。

    建议3>>

    部门监管需“多头并举”

    专家表示,一纸“限塑令”要真正令行禁止,仅靠一味地“禁”,只能收一时之效,根本途径还在于各部门联动。监管部门也需要联动,从生产、销售、使用等多方面联合发力。

    “强化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工作上的协调也是非常重要的。”市政协委员邓相超认为,升级“限塑令”、扩大“限塑”范围固然重要,如何落实才是问题的关键。提高“限塑令”执行力,明确处罚细则,让更多的人转变塑料袋使用观念更令人期待。

    邓相超认为,落实好“限塑令”亟需政府有关部门细化责任、分工落实。“限塑”涉及商务、质监、工商、环保等多个部门,虽然国家的相关文件大致确定了每个部门的分管内容,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由谁牵头负责,每个部门该发挥什么作用,各部门之间该如何衔接等问题必须明确。这样才不会导致像流动摊位“限塑”无人管等局面的出现,确保形成有效的执法合力,促进“限塑”工作的有序进行。

    曹瑞敏也认为,“限塑”是一个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会参与。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环保法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养成不使用、少使用塑料购物袋的习惯。

    建议4>>

    环保购物袋应免费提供

    从最初就有人质疑:“限塑令”让消费者为企业埋单有失公允。不少市民建议,“企业有病,消费者吃药”的治理模式应该改一改,让企业出钱免费提供环保购物袋或环保塑料袋。

    从事传媒工作的王蓉认为,盘点三年来的成绩,通过收费来“限塑”的效果并不明显,重要的还是让市民养成环保的习惯。“有偿使用目的是为了少用,而实际上只是让市民多花了一点钱,对一些违规生产不合格塑料袋的企业并未造成任何冲击。”

    还有不少市民认为,对“限塑令”的理解不应是狭义的。“限塑令”目的不仅仅是限制,更是让大家改变习惯,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最终达到减少“白色污染”的目的。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限塑”涉及千家万户,要让全社会对“限塑”的重要性形成共识,使每一个人都能从思想上、行动上把“限塑”变成自觉行为。

    邓相超认为,“限塑”最主要的目的是打击不合格的塑料生产企业,问责监管不力的部门,培养消费者环保意识。其实,不少国家在“限塑”方面多是以鼓励政策为主,并不采用收费手段,政府或商贸企业应该免费提供环保购物袋或可降解无污染塑料袋,并鼓励大家使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个国家“限塑”有高招
限塑,多个“婆婆”都得使劲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