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春山居图》台北合璧
  • 2011年06月02日 作者:
  • 【PDF版】

    6月1日,观众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富春山居图》。 

    新华社发

    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资料片)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资料片)

    360余年前缘再续

    本报记者 张向阳

    “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6月1日上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晶华宫”开幕。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成画660多年、被分开360多年、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后,终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公开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16.5米大通柜内两段残画“团圆”

    1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刚从台北布展归来的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部主任赵幼强研究员。他告诉记者,《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共同陈列在一个16.5米长的大通柜内,前面摆放的是《剩山图》,后面是题跋和《无用师卷》。赵幼强说,此次浙江省博物馆对台北的展出环境提出了严格要求,展柜的温度要控制在20℃—24℃之间,湿度要在58%—63%之间,照度要50LUX。

    赵幼强是5月25日到达台北的,他告诉记者,据台北的同行说,他们也是很多年没看到《无用师卷》了,这次能够展出真是非常难得。

    据了解,由于《富春山居图》分成两截之后已经各自为画并重新装裱,因此不可能把它们拼接在一起。而为满足人们让残画“团圆”的心愿,馆方独具匠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图卷合璧后的情景再加上新的创造,最后通过3D技术呈现到40米长的电子屏上。

    《剩山图》投保1.5亿台北故宫负责买单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雍泰岳先生告诉记者,价值非凡的《剩山图》是第一次离馆出境展出,浙江省博物馆极为慎重。为了安全运送《剩山图》,浙江省博物馆特制了恒温恒湿的保险箱,为保万无一失,还为《剩山图》投下1.5亿元的天价保单。

    据了解,运送《剩山图》的保险箱外壳采用铝合金构造,里面的软塑料和波浪形海绵可以在运输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长37厘米、宽8厘米的大凹槽,是为《剩山图》量身定做的,凹槽的下面还特别安装了恒湿机,能够保证保险箱内的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基本上和博物馆库房内的条件相当。

    对于1.5亿元的保单,雍泰岳认为,这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后投的保。这1.5亿并不能代表《剩山图》的价值,“《剩山图》是无价之宝。而这次的保险费用是估价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之间,保费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支付。”

    24小时戒备确保珍宝安全

    5月20日下午,《剩山图》及其它11幅来自大陆各博物馆的珍贵书画运抵台北,台北故宫动员书画处、登录保存处、安全管理处共十多人接机,同时由台湾的航空警察、高速公路警察、台北市警察大队、保安大队警察以及故宫驻卫警等近百位警员,分三段戒护进入台北故宫。

    据介绍,此次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楼西侧的210展室展出。为了这次《富春山居图》在台北的合璧,台北故宫方面在安保上下了大功夫。据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安全设备包括监控系统、防爆装置、感应割碎玻璃的碎音装置、红外线侦测系统。监控系统每天24小时收集整个院区的情况,红外线遍布馆内外,夜间如红外线侦测到有人在附近徘徊,警卫会上前盘查。警卫严守门禁管制,防窃、防劫、防破坏是每天的日常工作。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倾力构制的旷世名作,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笔墨清润,意境简远,布局疏密有致。而黄公望也以其在山水画上的成就,不但当时名列“元四家”之首,且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明清山水画界推崇的宗师。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完成于至正十年(1350年)。到了明清之际,《富春山居图》为收藏家吴洪裕所得。清顺治七年(1650年),吴氏病危,弥留之际要将它火焚殉葬。他的侄儿从火中抢出,此时长卷已有五尺被烧毁,余下部分又被烧成两段。前段长尺许,恰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被命名为《剩山图》;后段长约两丈,经过精心修复装裱,将董其昌的题跋从画尾移至画首,跋中写明此画系黄公望为好友无用禅师所作,因此后段被称作《无用师卷》。

    《剩山图》长51.4厘米,目前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无用师卷》长636.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新华社

    新闻链接

    总理表态推动山水合璧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中外记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的提问时,深情谈起了《富春山居图》:“我希望两半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由此,《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再次引起了两岸民众的强烈关注。

    名画合璧,浙江迈出了第一步。2010年6月,率团访台的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台北表示,两岸同胞都希望能看到《富春山居图》完整展出,但《无用师卷》赴浙展出仍有困难,因此《剩山图》可以先走一步,到台湾合展。  2011年1月16日,浙台文化界在浙江省富阳市签署备忘录,迈开《富春山居图》合展之路的重要一步。根据备忘录,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11年6月1日至9月25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浙博提供三件作品:《富春山居图》的前段《剩山图》、清王原祁《仿富春山居图轴》和奚冈《仿黄公望富春笔意图轴》。

    听说《富春山居图》就要合璧展出的消息后,2011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岸是同一个血统,是同一个文明,根脉相连。五千年的历史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只不过由于战争,60多年来两岸遭到了分离。“希望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终有一天会实现一个更高的愿望,就是让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中国的河山得以实现,让一个完整的《富春山居图》永远合璧在一起。”

    据新华社

    《无用师卷》将适时回展大陆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曾向媒体表示:“文化交流必须是双向的,通过《剩山图》先到台湾展出,能够促成《无用师卷》尽早到大陆合璧展出,实际上推动了海峡两岸文化文物的双向交流,我们之间的认同和互信才能不断提高。”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盛举,《剩山图》赴台只是互动的第一步,接下来更被关注的是《无用师卷》何时到大陆与《剩山图》合展。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雍泰岳告诉记者,大陆方面对于《富春山居图》第二次合展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过,2011年1月16日,浙江省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富春山所在地浙江富阳签订备忘录后,台北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就承诺将在适当时候促成《无用师卷》回到大陆展出。“我们都希望《无用师卷》早日回到它的诞生地浙江,与《剩山图》实现第二次合璧。”雍泰岳说。

    本报记者 张向阳

    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1948年至1949年初,国民党当局分三批共2972箱将故宫文物运抵台湾,而“中研院史语所”、“中央图书馆”及“中央博物院”等的文物精品也随之而行。其中,故宫文物有65万件,包括书画器物精品7万多件,其余为书籍、档案。运抵台湾的故宫文物虽仅是小部分,但多为精品。除了《富春山居图》,最为知名的隔海分离文物还有:

    ●“三希堂”法帖

    王羲之之侄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中秋帖》在北京故宫,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

    真迹在北京故宫,清院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明代仇英所绘的《仇本清明上河图》在辽宁省博物馆。

    ●《四库全书》

    文渊阁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在国家图书馆,文溯阁本在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今藏浙江图书馆。

    ●《自叙帖》

    唐代怀素的《自叙帖》独具“珠椟合璧”的涵义,当年因日军侵略,故宫文物管理人员曾以为暂避一时战火就会平息,只带走了帖册,而将由珍稀木材制作的椟匣留在了北京,现在帖藏台北,匣藏北京。 宗禾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春山居图》台北合璧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