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作没着落,户口档案就得迁
缓派条件变严,毕业生呼不便,高校称按政策执行也无奈
  • 2011年06月14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黄兴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离校的时候,岛城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遇到了麻烦事:明明还没有拿到毕业证,学校却急于“清理门户”,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将户口、档案从学校迁出,户口和档案要么跟着工作单位走,要么直接被打回原籍。这让许多尚在实习期、工作单位还没落实的毕业生犯了难。

    学生:毕业未就业,户口无处落

    青岛大学2011届毕业生小刘说,目前自己正在青岛一家公司实习,等到8月底实习期结束、考核合格才能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但是学校不久前下了通知,要求毕业生在6月14日之前必须将户口和档案迁出学校。

    “单位最后会不会录用我都很难说,当然不可能现在就接收我的户口和档案。”小刘说,“听说以往可以申请缓派报到证,将户口、档案暂时留在学校一段时间,这两年不知道为什么不可以了。”

    据了解,最近有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都像小刘一样,遭遇了毕业未就业、户口无处落的尴尬。小刘称,他的很多同学都希望将来能够长期留在青岛,如果因为工作暂时定不下来,户口、档案就被打回原籍,那么以后在青岛肯定会遇到不少麻烦,将来再想把户口从老家迁过来也很麻烦。

    学校:缓派有限制,没法行方便

    青岛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张老师介绍,根据山东省人社厅有关规定,缓派政策只针对个别就业困难和西部支援计划的毕业生,其他情况一般不予办理。所谓缓派,是指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根据个人意愿申请将档案、户口保留在原就读学校,学校将暂缓派发他们的报到证。缓派政策并不针对毕业时就业情况不明的同学。

    张老师解释,所谓“就业困难”是指,一些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过于冷门,社会上的用人单位普遍缺乏对口的岗位,导致这些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目前看来,“就业困难”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政策中还写明,因机关事业单位录用新人的时间通常比较晚,所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应届生也可以申请缓派。“但是对于大多数应届生来说,缓派申请是不予批准的。”对于户口问题,学校一直都按照政策执行,并不是突然间严格起来。

    此外,因目前山东省毕业生的改派期限已延长至两年,即毕业生在两年之内仍享有应届毕业生的相关待遇,比如参加针对应届毕业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位的考试。这让缓派在很多情况下已没有太大意义。

    记者就缓派问题先后联系了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两所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两校相关负责人均称,学校的缓派政策严格按照省人社厅文件来执行,具体缓派条件不便透露。

    延伸:人事代理公司可代管

    在得知相关缓派政策后,小刘表示理解学校的规定,但是他仍然希望学校可以放宽申请缓派条件。“类似我这种情况的同学有不少,我们在三个月或半年之内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小刘说,学校如果能够缓派户口档案,那么在工作之初他就可以不用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腾了。现在小刘已经在联系本地的人事代理机构,暂时把户口档案交给他们托管。“刚开始工作就请那么多假,给领导的印象肯定不好,我还是就近先放他们那儿吧。”

    其实为了方便毕业生在本地找工作,各高校都推荐学生自愿去正规的人事代理公司办理户口、档案托管。近期,还有人事代理公司到高校内现场办理户口档案托管。据一家人事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来办理业务的同学多数都属于尚在见习期,单位无法提供正式就业协议。还有不少同学是想在青岛工作,但尚未有明确就业意向。该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上级主管部门是市南区人才交流中心,有资质做人事代理业务。学生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托管户口档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消费”回归机构视野
城阳百姓乐园开门纳客
一医院无奈停做A型血手术
树计生大宣传理念 促群众婚育观转变
自然条件育出小企鹅
工作没着落,户口档案就得迁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