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者按
“二师”党支部引领鲁西南
85年前,鲁西南首个党支部在山东省立第二师范诞生
  • 2011年06月14日 作者:
  • 【PDF版】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支部旧址。

    文/片 本报记者 高建璋

    85年前的夏天,在圣城曲阜的一个校园里,诞生了鲁西南大地上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支部。党支部的建立,不仅为学校厚重的文化质地涂上光艳的一笔,也为济宁还有枣庄菏泽等地的革命与新生开了历史的先河。 

    新思潮广泛传播,党支部因势而生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是山东省仅有的四个师范之一。它身处孔子故里,相对于坐落在济南的省立一师来说,它更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深度。 

    用曲阜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卓志强的话说,当年,曲阜二师诞生中共党支部,与学校的校长有很大关系。当时,曲阜省立二师的校长是蔡元培的崇拜追随者范明枢先生。范明枢是山东近代四大教育家之首,他还是清末山东公派留学日本、专攻师范教育的先行者;是在“五四”文化运动中用光头撞向警察刺刀,带领济南师范学生冲上街头的革命先锋;是在奉行兼包并容办学政策、推行光明进步教育的文化先驱。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范明枢的开明进步办学促成了曲阜省立二师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1919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曲阜二师进步师生掀起反帝反封建的学潮,喊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1925年,随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完成。7月,由王尽美、邓恩铭参与组织并任执行委员的中国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成立之后,旋即派人来曲阜省立二师开展活动,建立地方组织。在范明枢校长的支持与帮助下,学校很快成立起省党部直辖的曲阜区国民党分部。虽然是以国民党的名义出现,但堪称后来共产党在校产生的滥觞。 

    此后,曲阜二师聚集了许多在知识界、教育界有造诣、有名望的进步学者。风云际会,一些共产党员先后来校开展革命活动,并于1926年夏天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支部。这也成为曲阜周围地区共产党活动的发端。

    学生运动连绵不断,星星之火燃向齐鲁

    在现曲阜师范学校校园内,有两座建筑一直在无声地激励着历届师生。1922年前后兴建的学校大礼堂,1931年建设的工字形教学大楼,已经融入了学生们的生活中,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在向同学们讲述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曲阜二师进步学生运动连绵不断,高潮迭起。1929年夏天,二师进步师生以大无畏的精神,公然演出了历史讽刺剧《子见南子》,而学校大礼堂就是该剧演出的重要场所。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二师师生爱国抗日热情更加高涨。这年12月,他们联合鲁南其他6校进步师生,冒着风霜严寒,在兖州车站卧轨截车,要求南下请愿,坚持斗争4天。 

    演出《子见南子》和兖州卧轨截车等重大事件,都曾震动全国。学校也因此声威大震,与保定二师并称南北“红二师”。学校虽于1934年再度易名为“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但“曲阜二师”的校名早已深入人心,以致多年以后,人们仍然这样称呼她。

    从“五四”运动开始,到1937年底学校停办,曲阜二师的革命斗争不断发展着。封建势力、帝国主义的镇压和摧残曾经使这里的进步力量屡受挫折,但是却不能让他们屈服。范明枢、宋还吾、张郁光等曾在此办学,楚图南、任白戈、陶钝等曾赴此执教,万里、程照轩、周蓝田、陈楚、吴伯萧等曾在此就读,并从事进步活动和革命斗争。

    曲阜古都的星星之火,渐渐燃向齐鲁大地。特别是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曾在曲阜二师任教的部分教师和该校毕业的大批进步学生投笔从戎,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自由而浴血奋战。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他们锻炼成为党的优秀干部,许多同志后来在山东和冀鲁豫解放区乃至全国各地担任党、政、军领导职务。全国解放后,有的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师”党支部引领鲁西南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