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临沂中心血站探秘一袋血的“旅程”
使用前要先“过五关”
  • 2011年06月14日 作者:
  • 【PDF版】

    ↑在检测科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检测血液样本。 记者 徐升 摄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截至目前,临沂共有58万多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是否安全,血液采集之后,如何检测、加工、保存?6月13日,记者在临沂市中心血站采访时发现,从采集到临床使用,一袋血经历的初筛、检验、制备、冷藏、供血五个环节。

    采集:初筛合格后才能献血

    “血液采集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为了用血安全,一点不能疏忽。”市中心血站外采科副科长张秀萍说,工作人员首先要对献血者进行初筛,包括进行心肺、肝脾查体,检测血型、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转氨酶等方面初筛,合格后才能进入采血室献血。”

    “在采血过程中会留存5-10毫升血样放入试管,这些试管要送到检验科检验,并在4小时内进行全面检测。”张秀萍说,采血过程中使用的针头等都是一次性,用完后将统一处理。

    据介绍,检验科检验血样所使用的是进口加样系统和酶免系统,工作人员将需要检验的血样试管装入全自动血液检测系统,系统会自动进行血液筛查项目的检测。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检测血液样本中是否带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只要有一项检测不合格,这份血液将被作废处理。检测不合格的血液,要交给医疗废物公司进行废血处理。”检验科副科长耿贵华说。

    制备:两次“离心”制备成分血

    在采集血液的同时,市中心血站的接血车会定期到献血屋、献血车把血液接到中心血站,并转交给成分制备科。

    13日,在市中心血站成分制备科,工作人员正忙着将血液放入一台台仪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这里相当于血液的‘原材料加工车间’。血液被送到成分科后,先进行过滤,将白细胞过滤掉,然后将血袋放入离心机,通过离心机将红细胞和血浆分离开,分离后的红细胞一部分按照临床要求,进一步加工成洗涤红细胞等。”成分制备科工作人员刘西芳介绍说。

    刘西芳说:“血浆则需要再次离心,过滤掉多余的红细胞后,根据医院需求加工成不同的血液制品。对血液进行相关成分处理是按医疗实际需要用血来的。患者需要什么成分的血就给他输什么成分的血,这样能最大限度发挥血液的作用。”

    供血: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

    成分制备科、供血科的工作人员在内部信息系统上,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所有血的相关检测数据,合格的血液成分在成分制备科完成包装,并被发往供血科的合格库。  在合格库,血液按照不同的成分、血型分门别类放在贮血专用冰箱中,每天供血科都会根据医院的需要,将血液制品准备好发往医院。

    “供血科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各县区医院发过来的用血传真,往各医院送血。同时,一组工作人员会二十四小时待命,一旦有突发情况需要紧急用血,工作人员随时进行紧急送血。”供血科副科长高更春说。 本报记者 周广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门技术比大学生还吃香
使用前要先“过五关”
考题不难,很贴近生活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