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旅游攻略
西安特色小吃完全版
  • 2011年06月14日 作者:
  • 【PDF版】

    早饭

    糊辣汤———糊辣汤中调料很多,但以麻味、辣味为主。其它原料做法各不相同,如土豆丁、海带丝、豆腐皮、白菜条、花生豆、萝卜块,随摊主的爱好,但胡椒粉、花椒粉是一定要放的,吃起来不麻不辣,这糊辣汤就算失败了。肉丸是糊辣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谁家的糊辣汤好,谁家的不好,谁家的卖的快,谁家卖不动,汤味道上区别不大,但在肉丸质量上,味道上差别却很大,肉丸糊辣汤的肉丸很小,不比四喜丸子,也不如丸子汤的丸子那么大,只有小拇指那么大。肉丸一定要纯肉丸,里边淀粉放的多了,味道就差了,吃的人也就少了。

    午饭

    泡馍———当然是首当其冲了,毕竟是西安的招牌食品。不过,先声明,第一次吃的人可能吃不出感觉。我第一次吃,也是头疼的要死,太油了,吃得我恶心。但是一次,两次,三次后……哈哈,我是越来越喜欢了。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是就是吃泡馍,哪怕是三伏天也要去。都说最老的牌子是老孙家,我告诉你,应该是老白家。说实话,吃小吃不一定要去那些老字号。西安凡是叫”老*家”的泡馍馆子都挺不错的。推荐我常去的:小寨的老马家,长安路的建基泡馍,肯定比老孙家便宜。泡馍有羊肉的,还有牛肉的。羊肉是比牛肉鲜,但是吃了肚子里烧得慌,所以不建议第一次吃的人吃。

    凉皮———可以夸下海口,凡是西安的女孩子没有不爱吃的。一年四季,哪怕是三九的天,你都可以看见辣得嘴唇发红的女孩子坐在街边的小摊上。管她是小家碧玉,还是大家闺秀,白领丽人吃起凉皮来都是一样的放下架子,一副馋猫的样子。通常所说凉皮,都是指秦镇米面皮和汉中擀面皮。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材料不同,一种是以大米为原料,一种是面粉。我个人更喜欢后者,吃起来更筋道点。而且我还喜欢吃里面的面筋。

    灌汤包———直接说“贾三灌汤包”好了。在西安,一提到灌汤包,就想到贾三,一提到贾三,就想到灌汤包。灌汤包的特点是:皮薄如纸,馅嫩含汤,佐汁香浓,入口油而不腻。不是瞎吹,真是这样的。有牛肉馅、羊肉馅、三鲜馅等等,价格自然是不一。今年春节回家,朋友请客吃小六汤包,也是灌汤包,据说同样很出名,我以前没有听说过,可能是自己孤陋寡闻,味道倒也蛮不错。 

    晚饭

    饺子———饺子到处都有。但西安的饺子还是值得一提。其吃法之多令人咋舌。先不说西安饭庄的饺子宴,上百种吃饭法轮流登场,单是看都叫你眼花缭乱。这种架式普通人见不到。就说一般的吃,北方吃的饺子就是白水一煮,端上来蘸点醋、酱油、辣酱吃吃。但陕西人,尤其是西安人吃饺子却是放在汤里吃,而这汤里一定要放醋,所以叫酸汤水饺。其实酸汤水饺汤的调制放的佐料很多,醋、酱油、味精、芝麻、盐、香菜、虾皮、辣椒,更重要的是要放大油或牛油。

    烩麻食———比起前面的,这就没有那么出名了。不过是居家拿来调剂口味用的。主要原料是面粉、肉丁、黄豆、豆腐干、青菜或鸡丁、火腿丁、花生米等。反正是“烩”,你爱放啥放啥。先用大拇指把面搓卷成核形中间空心的面卷,再和炒菜一块烩制就好了。

    臊子面———臊子面应该是有很多种的,我就只吃过永明的岐山面。第一去吃,你可能会骂商家真是黑心,老大一碗,都是汤,没有多少面。其实啊,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其基本制作工艺是:面条要用手擀成,并达到面薄条细、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做臊子是先将猪肉切成薄片,入热油锅烹炒,同时加入生姜、食盐、调料面、辣面和陈醋炒透即成。把豆腐、黄花菜、木耳炒好为底菜,鸡蛋摊成蛋皮,切成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吃时先将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打入底菜,再浇汤,放臊子和漂菜。在永明岐山面馆,还有臊子肉夹馍买,辣、酸、好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安特色小吃完全版
细数高考后“减压游”备选地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