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红杰
近日,成品油定价权要下放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企业的消息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发改委尚未表态,业内已质疑声四起:成品油的定价权下放,先要打破垄断。
定价权下放或将助涨高油价
《第一财经日报》在6月10日曾报道,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讨论方案内容之一包括,当原油价格在130美元/桶以下的时候,政府有可能向三大石油公司下放定价权。
目前,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由原油价格和合理的加工利润构成,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市场,当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相应调整成品油价格。但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市场到底是哪一个(布伦特、迪拜、辛塔),国内原油的加工利润率是多少,全都不透明,现行定价机制面临“涨多跌少”的指责。
对此,很多人担心,定价权下放并没有解决油价透明问题,此举将助涨油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意味两大风险:一是三大石油巨头如果自主定价,国内油价上涨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二是三大巨头自主定价也可能会对一些民营炼油企业造成很大压力。
定价权下放或加重油企垄断
中国加油站网分析师黄顺敬坦言,他很担心定价权下放会导致油企垄断进一步深化。
因为,对于三大石油企业来说,让企业“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更有利于其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质疑。“如果原油价格在短期内始终上升的话,是不是三大公司就可以不断上调国内的汽柴油价呢?这对消费者的承受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一位民营加油站老板抱怨说,目前,批发权基本被中石化、中石油垄断,他们经常有钱也买不到油。如果汽柴油零售价的涨跌权也被它们掌握,以后民营加油站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油价要市场化先得破垄断
成品油定价权下放预示着什么?按照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的说法,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成品油价格方面,基本上采取由成品油的生产方,根据市场的情况和成本的变动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价格。发改委也称,“十二五”时期,要逐步推进油价市场化改革。也就是说,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三大公司,预示着油价彻底市场化的开始。
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油价市场化必须先反垄断,否则只会让垄断企业受惠,让消费者受损。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下放定价权是实现成品油价市场化的大趋势。但放权应该以改革目前国内石油企业垄断格局为前提,否则,很易被垄断巨头操纵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