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喝的水永远是黄河水,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那雪融化;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从《中国娃》开始,曲波的一些列作品《中国志气》、《中华美德》都充满了对中国人骨子中优秀精神的颂扬。
“这可能源于自小家庭对我的传统教育。”曲波说,他成长在牟平的一个干部家庭,家人的影响让他觉得,中国人骨子里有一股民族特别优秀的力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很多歌手不知作曲的施特劳斯但知道劳斯莱斯时,他的内心其实渴望这种历史文化中最高的一种精神的回归,也相信很多人在呼唤这种“主流思想”。
这些年,曲波进行了一系列主旋律歌曲的创作,《和谐中国》成为第十届全运会火炬传递主题歌;《领航中国》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国庆大典群众游行领唱歌曲。
“红歌不是颂歌,颂歌只能一时听来舒服,而红歌它有纯粹的生命力。”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红歌作者,曲波说,在他眼中红歌的生命力不会停止。因为真正的红歌可以“激起一代人的激情,可以映射出时代的精气神,,可以坚定一个民族的信心,凝聚一个国家的力量。”曲波说。
从歌唱民族风骨,到歌唱时代主音“红歌”,曲波说,他喜欢写这样题材的作品,因为它们与崇高感、责任感相连,而这恰恰是现在所缺失的。胶东人自古血脉中的那种喜欢“以苍生为怀,以国运为怀”的特质,让他无法放下手中的笔。
“仁、和、天下,这或许是我永远的主题。”曲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