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潍坊6月17日讯(记者 张浩) 从一名学徒工做到电火花技术专家,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火花科研组组长王钦峰通过自身努力,34岁就成了全国劳动模范。今年5月,他又被提名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今年35岁的王钦峰出生于高密市井沟镇隋家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2年,未考上重点高中的王钦峰对上学失去了兴趣,来到原呼家庄镇汽车配件厂,做了一名车床学徒工。到1995年汽配厂改制为豪迈公司的时候,他已是一名出色的“多面手”。
就在王钦峰觉得自己小有成绩的时候,一件事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刺激。那是1996年春节前的一次同学聚会,看着昔日的同窗一个个步入大学校门,他还是感觉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虽然我已经熟练掌握了一门技艺,但终究只是一名车工。”王钦峰暗下决心,“我输在了起跑线上,但要赢在终点线上。”
从此,连简单图纸都看不懂的王钦峰,决定自学机械理论知识。他买来大学里才能接触到的机械制图书籍,硬着头皮学起来。
有实践,又学了理论,车床前的王钦峰脑子越来越灵活。1996年,公司签下一笔柴油机曲轴端盖的加工合同,当时同行加工企业机床精密、工人操作熟练,人均一个工作日可加工40个曲轴端盖,而他们最多只能加工十五六个。王钦峰随即发明了一把组合刀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人均加工量达到了40多个。王钦峰本人更是创造出了一个月加工1450件、合格率达99.9%的纪录。当月他的工资由400元飙升到1500元,创造了当时当地的一个工资“神话”。
19年来,王钦峰一步步从学徒工做到电火花科研组组长,留下了一连串的辉煌印记。他22岁参与研发的轮胎模专用电火花机床,改写了绝大多数国内轮胎模具企业手工、半手工加工的现状;23岁试验成功了电火花防弧电路,破解了国内电火花机床烧结难题;27岁被授予“山东省青年技术能手”荣誉称号,32岁成为山东省劳动模范,33岁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4岁成为全国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