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监会严批银行理财乱象
要求商业银行整改六项违规操作
  • 2011年06月29日 作者:
  • 【PDF版】

    银监会“戳穿”了商业银行的花招,六项被点名的违规操作包括:同业存款存放本行、购买他行理财产品、投向政府融资、绕过信托做信托受益权产品、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票据资产理财产品。

    本报讯 银监会于上周五召开理财业务会议,批评当前理财市场出现乱象、恶性竞争,并点出了现存的六项违规操作,要求商业银行立即整改。

    随着6月30日的临近,为满足存款规模、缓解存贷比监管压力、美化半年报业绩,大规模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救急锦囊”。  据统计,截至6月上旬,银行理财产品总额已达7万亿元。今年以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有6000多只,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年化收益率节节抬高,最高收益率甚至达到了7%。

    据调查,一些商业银行月底为期两天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达到了7%。与以往的理财产品定制了精致的宣传页不同,随着月底监管指标考核日子临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回购期限扩展为31天、21天、14天、7天、5天、2天,购买门槛也从5万元提高到了10万元、20万元。

    据记者调查,银行兜售的短期理财产品并没有详细的说明,大多是产品经理将印有相关信息的A4纸揣在兜里,口头向客户通知,如有问询的再进一步讲解。

    商业银行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特别是跨月末时点的理财产品,是为了迎接年中各项指标检查。因为一款理财产品在月末申购,申购款体现便成为银行的存款,而到下月初,理财产品成立,申购款便从银行“表内”划走。

    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显示,上周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款理财期限为一年的结构型产品实际收益率为零,远未达到7.00%的最高预期收益率。

    理财产品的“表外化”特征所引发的风险需要高度警惕。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存款“出逃”到理财,是负债方的表外化。银行大量代销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急剧放量,是资产方的“表外化”。而“双重表外”业务的扩张,脱离了监管者的监管范围,且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表外贷款无法偿还,银行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必将动用表内贷款偿还理财资金,表外风险转嫁表内。在上述过程中,中小银行风险更加明显,“一旦贷款企业还款能力出现问题,中小银行将是这场‘危机’的首个波及对象。”

    (辛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递从业人员年增长35%
加息预期更浓
苏宁全面控股日本Laox
川捷新能源基地在济落成
短期理财品为何大行其道
银监会严批银行理财乱象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