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实在在干活,安安稳稳生活
马兴晋:永远当一名朴实的老党员
  • 2011年06月29日 作者:
  • 【PDF版】

    马兴晋(右)和老伴安详地过着晚年生活。

    文/片 本报记者 李芳芳

    凭着实在吃苦的性格,1954年,普通工人出身的马兴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党同龄的他十分珍惜党员身份,用实际行动去维护党员的形象。如今,90高龄的马兴晋与老伴相濡以沫,享受着党给予的好生活。

    ★干活实在又卖力,党组织相中了他

    28日,在中七里社区一个胡同口,记者看到了正坐在马扎上乘凉的马兴晋老人。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老人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快到家里坐坐吧,别在大街上站着了。”马兴晋老人得知记者来意后,热情地礼让着。

    马兴晋老人话并不是很多,问一句回一句。“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干了一辈子力气活,也没啥丰功伟绩。”马兴晋老人说,他年轻时和弟弟靠打铁贴补家用,会制作铁锨、锄头、铲子等农具,日子过得很简单。

    1952年,31岁的马兴晋进了火柴厂,在排矸机前负责排放火柴棍。“父亲是个老实人,一辈子干活实实在在,从来不会耍心眼。正是因为他干活卖力,党组织相中了父亲,在老党员的推荐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马兴晋的大女儿马明兰告诉记者。

    马明兰说完拿起了老父亲的左手,指着半截的小手指说:“1958年,全国上下大炼钢铁,父亲当时在机器上不小心把小手指弄断了,但是他没有喊疼喊苦,也没有请过半天假,简单包扎后继续干活,他就是这么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党员”。马兴晋听到女儿替他讲述当年的故事时,抚摸着只剩半截的小手指,陷入了沉思。

    ★积极参与党员活动,关心国内外大事

    “1960年那年,火柴厂搬到了甘肃,父亲又来到针织厂做起了采购员。记得那时候他天天夹个包,包里边有各种采购单据和钱,每天就是不停地跑各个材料销售点。”马兴晋的二女儿马明爱也介绍起了父亲,在她的眼里,父亲仿佛天天不着家。

    就这样,马兴晋的采购工作一干就是14年,风里来雨里去,应该算是对马兴晋真实的写照。因为在老人看来,党员就一定要有党员的样子,首先以身作则,才能带动群众积极工作。

    虽然马兴晋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有所下降,但他依然热衷于党的事业。马兴晋的女儿说,老人特别喜欢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老人还经常参加社区里组织的各种党员活动呢,而且很有爱心,记得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时,他都捐过款,是很多党员和群众的榜样。”中七里社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马明兰说,自从父亲去年得病住院后,基本不再出远门,只是在胡同口坐坐,社区的党员活动也很少再去参加。不过,他还是三天两头打听社区里有没有下新的政策,需不需要自己出力。

    ★与老伴相濡以沫,安享晚年生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让众人羡慕的是,马兴晋的老伴李兴英也已经88岁高龄,除了眼睛有点花以外,身体很硬朗。“我和他结婚69周年了,基本没怎么红过脸,教育孩子也从不动手。”李兴英老人说。

    如今,两位老人在大儿子的家里住着,闲暇时喜欢相互搀扶着出去溜达溜达。“现在两个人感情特别好,天天挂着对方,要是一会看不见就要问好多遍。”马明兰说,两位老人如果想去大街上坐会,马兴晋老人总是不顾自己的腿脚不利索,一次带上两个马扎,每次都要搀着老伴,从来不需要任何人帮忙。看着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的画面,儿女们打心里觉得温暖和幸福。

    “老头子年前生病了,我那一段时间特别紧张,天天在家惦记着他,不知道他在医院的情况怎么样了。后来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我得了脑梗,他前脚刚出院我又住上院了,老头子又开始紧张我了。”李兴英笑着说,可能是年纪大了,一起走了这么多年不容易,如果晚年也能够健康地在一起,真是知足了。

    马兴晋老人实实在在地走了一辈子。如今,在他的影响下,家里出了5个党员,他们也都继承了老人实干朴实的性格。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实在在干活,安安稳稳生活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