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静守望在岱庙附近
四条老街阅尽沧桑繁华
  • 2011年06月29日 作者:
  • 【PDF版】

    ▲作为泰安著名的老街,通天街曾几易其名。最早见于记载的运舟街现在成了小吃一条街。

    文/片 本报记者 刘慧娟

    随着泰安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一些隐藏在城市光环背后的老街,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在这些曾经见证泰安几个时代变迁的老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绕岱庙的四条街道。那些残存的印刻,犹如一道道年轮,记录着那些曾经的繁华和沧桑。

    通天街几易其名更加沉厚

    作为泰安老城中心的主要街道,原本通往泰安城南大门的通天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老泰城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7日上午,记者来到岱庙南面的通天街,看到街道两侧的建筑整齐古朴,略显典雅,灰色的墙壁透出浓浓的历史韵味。通天街内开满了商铺,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用生涩的汉语告诉记者,他就住在通天街附近的旅社,听说通天街是泰安的老街,就过来参观一下古建筑,并顺便品尝一下美味。

    据泰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通天街,是泰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在《泰安县志》中曾被称为“景岩街”(因取《诗经》“泰山岩岩,鲁邦所瞻”之意而得名)。从通天街往北,过遥参亭,穿岱庙,经岱宗坊可直达南天门,所以在清末时又称之为通天街。1928年,此街被改为中山街,1938年又被改为新民街,直到1949年才重新被定名为通天街。

    “这条街道见证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历程,见证着往返于街上各色不一的人群,也见证着文明通向未来的一切。”泰安市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天街名字更迭的过程便是一段历史发展的过程,街名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从而更加沉厚、稳重,更加具有古老的韵致神态。

    运舟街仰圣街傅公街命名各有意蕴

    除了通天街之外,泰城还有三条较为著名的老街,都围绕在岱庙附近。

    位于岱庙之西的运舟街,是泰城见于记载最早的街,亦称郓州街。后唐长兴四年九月的《冥福院牒》提到当时有大郓州街、小郓州街。“运舟”之名显然是“郓州”之谐音,但传着传着就与泉水及水道联系起来。如《泰山纪事》载,“泰山一天门下西南一里有白鹤泉,悬崖泻出,宛如垂练。今岱庙后犹如有水门,而郡城内有运舟街,皆其故道也。”

    岱庙之东的仰圣街,已经无从查考开始存在的确切年代,其由来则见于《重修泰安县志·卷一》:“仰圣街,即北门里南北街”。北门者,指泰安旧城的北门仰圣门,这街便因此得名。因倚岱庙东墙而建,又名岱东街。古语曰:“紫气东来”,乃祥瑞之兆。如今在仰圣街岱庙东门迎面略旧的白壁上,这几个大字仍然苍劲有力,很有道家意蕴。

    位于岱庙之北的傅公街,与仰圣街紧邻,是以泰城历史上一名颇有政绩的地方官员命名的。据记载,这名官员叫傅镇邦,清初时任泰安州知州。当时正值明清易代之初,地方凋敝,百姓流离失所,傅公以稳定社会、安抚民众、修生养息作为上任伊始的首务,勤政爱民,深得民心。因为此前朝廷清丈地亩时,所用丈量工具不统一,同样是一亩,有大有小,致使纳税不公,百姓怨声载道。傅镇邦上任之后以泰安地瘠民贫为由,据理力争,制作了大号的丈量工具,不假手其他官吏,亲自丈量,百姓尽得其利,后来泰安百姓在西门外包公祠塑像纪念这位勤政爱民的好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有东岳庙,后有泰安城
四条老街阅尽沧桑繁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