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十字会超标采购慈善事业伤不起
  • 2011年06月29日 作者:
  • 【PDF版】

    口胡艺

    6月27日,审计署发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表明,红十字总会本级及所属单位预算执行中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219.71万元,其中2010年194.39万元;其他财政收支方面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420.33万元。(6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郭美美事件尚未淡出,红十字会超标采购数百万元的消息又被审计署曝光。公众的慈善之心如何伤得起?从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情况来看,红十字会的主要问题是虚构卫生救护培训、超标采购等执行财政预算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直接涉及红十字会截留公众爱心,但是作为政府慈善组织,违规执行财政预算,又拿什么证明公众的爱心没有跑冒滴漏呢?

    对急需帮助的人来说,慈善事业是他们的希望;对捐赠者而言,慈善事业是他们爱心的体现。但如何做慈善,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红十字会要挽回自己的公信形象,激活社会捐赠热情,就必须规范捐赠管理,打造阳光慈善事业。

    有调查显示,近10年来,中国人均捐赠仅为1.7元。毋庸讳言,我们的慈善事业不发达,慈善氛围并不浓厚,为富不捐的情况客观存在。但是慈善公信不足的问题也值得思考。理想的捐赠模式本应是,慈善机构统一收取捐助资金,集中管理,科学调度,让每一个需要救助的群众得到关爱。但是有些捐赠人直接把关爱送达受助人,也从某一侧面说明慈善捐赠通道透明度不够,慈善公信力尚待培育。捐赠款物是否跑冒滴漏,是否全部用于受灾群众,捐赠人仍然心存疑虑。

    慈善捐赠是真正“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甚至成了某些人权力寻租的工具?对此,我们可以谴责少数人滥打捐赠款物的主意。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捐赠款物监管机制粗放,对捐赠款物的来源去向、监管使用等问题尚未形成刚性约束。难以保证捐赠钱物不跑冒滴漏,好钢全部用在刀刃上。

    有道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外公开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堵塞捐赠款物跑冒滴漏的漏洞,保护公众爱心,激活慈善事业。公开慈善流程与资金来源、去向,对违规行为严厉问责也很有必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语录
微评论
微言·博论
短途客运车的通病何时才能了
红十字会超标采购慈善事业伤不起
小心“微博看病”越看越“病”
□漫说新语
市民卡充值难了方便成了不便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