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尧君:
一把刻刀雕出汴京风华
  • 2011年06月29日 作者:
  • 【PDF版】

    ▲王尧君一丝不苟雕刻清明上河图。 通讯员 于得水 摄

    王尧君的《清明上河图》。 通讯员 于得水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姚楠

    粗糙的双手、黑瘦的面庞,从外表上看,王尧君和村里人没什么两样。但拿起刻刀,捧起瓷盘,他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花鸟鱼虫、自然风景,只要能画出来的,他都能刻得出来。

    四年刻就《清明上河图》

    在成武县大田集镇河南王村的王尧君家里有一件宝贝———一只雕有“清明上河图”的大瓷瓶。在这个高1.3米的白瓷瓶上,他刻下长约3.2米《清明上河图》,雕刻的过程他耗时四年。

    王尧君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杰作:瓷瓶上汴京盛景如游龙般环绕,仅有黑白两色的瓶体,在雕刻手法和着色深浅的变化下,竟显现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仔细一瞧,瓶身如水墨画一般,但又比水墨画更有立体感,让人不禁产生是印上去的错觉。

    王尧君介绍,他创作这个作品比一般瓷雕要困难得多,这不仅因为图画里人物和风景繁多,还因为瓶身雕刻有一定弧度,与平整的瓷盘雕刻相比,又生出许多难度。仅临摹这一项,他就耗费了近4个月时间。到了下刀时,“更揪心,每一刀都得慎之又慎,生怕出丝毫差错”。

    “雕刻时精神高度紧张,工作不到一小时就头晕脑胀,我就随时准备用洗头来降温。”王尧君说,他一般一个上午才能刻手指肚那么大,就这样,来回刻了七八遍。

    四年雕刻时间里,王尧君像着了魔一样,庄稼活粗粗赶完就赶紧回家抱着瓷瓶子,一手握刻刀、一手拿放大镜,一点一点往前赶,终于在2010年完工。

    农家生活亦是精雕细刻

    现年56岁的王尧君,已经有三十多年的雕刻史。他高中毕业就进入原成武县工艺美术厂,成为一名刻瓷工人。随后,曾去江苏一家工艺厂,专

    门从事瓷雕工作,直到1998年才带着手艺返回家乡。

    在家的这段日子,王尧君还将他的手艺运用在生活中,他的农家小院也平添了

    精雕细刻的诗意。在河南王村,王尧君的家很好辨认,因为门口竖着两只一人多高的大白石狮子,一只狮子在玩球,另一只脚下竟还有只巴掌大的小狮围绕其旁,憨态可掬的样子十分招人喜爱,这也是王尧君的杰作。

    王尧君说,他对艺术的追求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盖房子的时候,他甚至参与了建筑设计。在王尧君家的堂屋门口,摆

    着两个巨大的类似“地动仪”的物件。物件的下半部分像花瓶,上半部分雕有龙头,盆口上方正对着屋檐的龙头水漏。

    王尧君向记者解释道,这两个“地动仪”龙头以下的部分其实是实心的,除了装饰院落外,还有个专门设计的特定功能,下雨时,雨水从屋檐上的龙头“水阳沟”流入盆中,再从龙嘴流到地面,宛如一道瀑布。

    王尧君的手艺在十里八村

    都很出名,很多人慕名参观。不少人都问他作品卖不卖。他每次都断然拒绝:“不卖!仅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算上成本和四年的人工费,十万元该不成问题,但我搞雕刻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喜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品家轿新坐标东风悦达起亚K2
一把刻刀雕出汴京风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