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4日讯 男女老少数十人拎来马扎,围坐在电影荧幕下,被一幕幕电影情节深深吸引……是的,这个露天看电影的情景,不再是老辈人心中的记忆,而是直接送到小区居民家门口。3日晚,本报联合德州市图书馆、德州奥德曼酒庄举办的“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第一站走进南龙社区,受到居民热捧。
3日晚7点,在南龙社区办公室门前,南龙社区副书记赵书记和物业办的葛智增已在放映区摆放了一圈凳子,作为放电影的专用区域,“这边本来是社区老年人活动的区域,你们送红色电影,这个地方就是现成的。”赵副书记说,这类丰富社区居民生活的活动,他们很欢迎。
德州市图书馆的崔师傅早早地吃了晚饭,电影荧幕、音响设备、绳索胶带等设备和工具都早已备好。把这些东西卸下车,十多分钟内,崔师傅就把这些设备调试好,只等着天黑荧幕能显影时,他便开始放映影片《建国大业》。
3日晚7点多,陆陆续续来了十几名自带马扎的居民,凑过来看电影。电影开场后,又有数十名附近的居民被电影情节吸引过来。“电影里那些白头巾、棉麻衣是我们小时候穿戴的。”60多岁的张秀英边看电影边感叹,“现在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建国初期那会儿是真苦。”张秀英说,她正好带着孙子散步来到这里,看到有电影,孙子都看得入了迷。
每周六晚上走进一个社区,放一部红色经典电影,让社区居民在纳凉中再次追忆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据德州市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海燕介绍,本报组织的“红色电影进社区”正是时候,7月是“红色月”,他们准备了很多文化进社区的电影,通过本报搭起桥梁,送到社区居民身边。